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参数生产率指数
1)  non-parametric production indexes
非参数生产率指数
2)  productivity parameter
生产率参数
3)  productivity index
生产率指数
1.
Through DEA method of the productivity index,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evels and changing trend of 29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1982 to 2004 were measure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evels of different regions were compared.
通过生产率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度量了1982—2004年中国29个省份农业生产率水平及变动趋势,从地区角度进行了农业生产率的水平比较。
2.
The non-parametric productivity index is used to measure the transition degree of China′s industrial growth patterns quantitatively.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定量研究。
4)  Malmquist index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1.
Moreover,Malmquist index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alteration of efficiency.
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公路运输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并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运输生产效率变动过程进行了分析。
5)  index of labour productivity
劳动生产率指数
6)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1.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is not consistent when refer to difference production technology,the reason of which is technical change,one component of Malmquist index corresponding to shifts at the frontier level,varies with different input-output datum.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计算结果依赖于参考的生产可能集,其原因是其分解的前沿面技术变化依赖于使用的投入产出数据。
2.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rowth dur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the paper uses the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and the panel data of 1978—2007 to make an empirical test of different areas and growth stage to evaluate the question.
为了深化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性问题的认识,笔者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通过对1978—2007年面板数据进行分地区和分阶段检验,对比和评价我国省际生产率差异和生产率增长来源问题,指数分解结果表明:30年间中国经济生产率都获得了提高,但生产效率地区和阶段性差异显著,即不同省份和不同时期生产效率与生产率增长来源不同。
3.
In order to study the economic growth of papermaking and paper product industry,based on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the changes and element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apermaking and paper product industry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5 were calculated in the paper.
为了研究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的经济增长状况,该文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1999—2005年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要素。
补充资料:全部要素生产率与部分要素生产率


全部要素生产率与部分要素生产率


全部要素生产率与部分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是由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引起的。美国经济学家E.丹尼森认为,可以通过计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耗费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出每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某种生产要素的单位投入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率就是该要素的部分要素生产率。它的测算方法是:首先以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为主要指标来计算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然后通过确定历年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各要素收入的分配率,和各要素耗费量在总要素耗费中所占的比重,即各要素耗费率,以及影响单位综合要素投入产出水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进行综合权衡,推算出各种要素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部分要素生产率。 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提出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理论即产量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之比,是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又一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全部生产要素对生产提供服务,从而提供相应的产量,因此把总的产量归结为各个生产要素的共同结果,就是全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全部要素生产率理论认为,通常使用的部分要素生产率只是从某一方面反映技术和效益水平,全部要素生产率才能全面地反映出技术和效益水平。其计算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权重,将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行加权平均,用这一平均值去除产出水平。用公式表示为:全部要素生产率- YaK十尸L式中,Y为产出,K为资金投入,L为劳动投入,a、月为权重。全部要素生产率能更准确地反映要素投入的产出效果,但由于a、月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也不可能有绝对准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