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rdano
卡尔扎诺
2)  Karl
卡尔
1.
The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moral values of the classical realism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from the respective of the four realism scholars: Machiavelli, Karl, Niebuhr and Morgenthau, interpreting the major contents and views on realism morals, thus illustra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relevance of the moral values of them.
本论文从道德观的角度出发,取马基雅维里、卡尔、尼布尔、摩根索为研究对象,考察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中,这四位现实主义学者关于国际关系中道德观的思想发展历程。
3)  Kaldo furnace
卡尔多炉
1.
with emphasis on the feeding system and the Kaldo furnace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imary equipment.
介绍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卡尔多冶炼厂,重点阐述加料系统、卡尔多炉系统和主体设备以及设备国产化情况,并详细论述了卡尔多炉的维修与安装。
2.
The process of copper scrap treatment using the largest Kaldo furnace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and the technology of relevant equipment,involving loading dumper,rail car,fugitive gas hood,lance and offtake stack etc.
介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工艺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其中主要相关设备包括加料翻斗车、轨道车、环保烟罩、喷枪装置及直升烟道等,卡尔多炉具有熔炼和吹炼可在同一个炉内完成的特点,炉渣含铜一般小于0。
3.
The paper presents the performance of smelting process of copper scraps by imported Kaldo furnace on the basis of 300 kt/a copper production in Guixi Copper Smelter,JCC as well 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ch Kaldo furnace type for treating scraps.
介绍江铜贵冶年产30万t铜冶炼项目引进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冶炼工艺的情况,并介绍了卡尔多炉这种炉型处理废杂铜的优缺点。
4)  Carr index
卡尔指数
1.
Properties of coal powder are comprehensiv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Carr index standard method.
以卡尔指数原理为理论基础 ,使用MT - 10 0 0型多功能粉体物性测定仪 ,成功测定了 3种煤粉材料的粉体流动特性和喷流性特性 ,并结合该测定结果 ,探讨了煤粉加工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具体应
5)  Descartes ray
笛卡尔线
1.
Descartes ray and character of round-section fibers;
圆形截面纤维的笛卡尔线及特征
2.
Later, the angle decreases again, the ray of the maximal included angle position is called the Descartes ray.
一束平行光线垂直于圆柱形纤维轴照射,光线进入纤维经过两次折射和一次内表面反射后出射,入射光线偏离轴光线愈远(通过纤维截面中心沿原路反射回来的光线称为轴光线),它经过纤维出射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方向的夹角就愈大,达到某一位置时夹角达到了最大值,之后夹角又开始减小,这一最大夹角位置的光线称为圆柱形纤维的笛卡尔线。
3.
But skin-core structure and the Descartes ray of internal surface reflection haven’t been involved.
目前对单根纤维的反光性能研究较少,主要涉及了表面反射光、透射光、内表面反射光这些方面,对纤维的皮芯层结构、其内表面反射光的笛卡尔线现象等没有涉及。
6)  Cardau angle
卡尔登角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卡扎尔王朝
卡扎尔王朝(1794~1925)
Qājār dynasty

   伊朗北部卡扎尔部落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建立的王朝。阿迦·穆罕默德汗早年曾在桑德王朝(1750~1794)统治者卡里姆汗宫廷中作人质。1779年卡里姆汗死,阿迦·穆罕默德逃往北方根据地,并乘桑德王朝后裔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之机扩张势力。1794年他攻破克尔曼,遂统治伊朗各主要省份。1796年加冕为伊朗国王,建都德黑兰。同年征服呼罗珊。阿迦·穆罕默德去世后近百年间,卡扎尔王朝经历了3个国王: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和纳赛尔丁·沙(1848~1896在位)。在此期间,西方列强对伊朗的侵略日甚一日。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两次俄国-伊朗战争中,伊朗战败,失去大片土地。1856~1857年的英国-伊朗战争中,伊朗被迫永远放弃赫拉特。此后,伊朗国势愈衰,西方列强以政治、经济手段加紧入侵,伊朗封建社会逐渐解体,劳动人民备受压榨。1848~1852年发生了反封建的巴布教徒起义。
   1896~1925年经历了3个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和艾哈迈德·沙(1909~1925在位)。在此期间,伊朗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1905~1911)。1906年国王被迫召集议会,制定了伊朗第一部宪法(见伊朗革命)。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了划分伊朗南北两部势力范围的协定,1915年又进一步瓜分了南北两部的中间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分别出兵占领伊朗南部和北部。1918年英国控制了伊朗全境,1919年又强迫伊朗政府签订了旨在变伊朗为保护国的《英伊协定》。这个协定虽因伊朗国内外的反对而未能实现,但英国却获得了开矿、筑路、关税和编练伊朗军队等方面的特权。1921年2月,哥萨克师军官礼萨汗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陆军大臣,又于1923年取得首相职位。1925年10月,议会废黜国王艾哈迈德·沙,12月宣布礼萨汗为国王,开创巴列维王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