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第一中学发轫于1933年秋,桐梓鼎山小学附设初中班。1936年春,成立桐梓初级中学,鼎山小学为县中附小。1937年春,县中分立为城区男子小学,迁武庙(今县人民医院内),中学留原址(今县政论大院内)。1940年春,筹建桐梓中山中学班,租赁周西成公馆作教室。1941年,桐梓中山中学班改为省立桐梓中学。1948年秋,省中迁县城东南郊魅岩脚下,原41兵工厂俱乐部。省中人才荟萃,一大批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优秀知识分子聚集这里耕耘播雨,诲教英才,至1949年秋,省中毕业高中生七届,初中生八届。
1950年3月,县中迁入魁岩脚下省中校园,省中、县中合并,更名为“贵州省桐梓中学”。1951年,桐梓中学高中部因学额不足而裁撤。1956年,桐梓中学恢复高中部。1964年,桐梓中学于县城西郊黑石溪(现职高校址)设立分部。1978年,本部与分部分离,本部更名为“桐梓一中”。1980年,桐梓一中被批准为重点中学。
1995年秋,桐梓一中从魁岩脚下迁建于城北虎峰山麓、溱溪河畔。新校园占地87亩,投资1500多万元,1993年12月26日奠基,1995年9月1日举行新校园竣工暨开学典礼仪式。1997年,桐梓一中停招初中新生,1999年过渡为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400余人,教职工130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5人,学业达标94%,中共党员40人,县级以上先进55从,县级以上学会会员85人,58%的教师有专业论著发表或获奖。学校硬件设施为黔北一流。拥有680座会议礼堂一间,220座阶梯教室一间;有荣获国家级表彰的理、化、生实验室,演示实验开出率:物理100%,化学134%,生物127%;有全套电脑办公系统,有进口微机30台微机室一间和同创网络微机室一间(包括1台服务器、阅览室、科技制作室、美术室;有标准足球场,八道环形400米跑道,八道60米室内跑道;学校闭路电视系统与县电视台并网,全校每间教室配有34寸彩电、vcd、录音机以及多媒体电教室、教师计算机备课室等现代教育设施。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桐梓一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开拓创新、兴趣广博”。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她已成为县境内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摇蓝。近年来,高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不断提高,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毕业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有在全国各地施展才华的专家、教授、劳动模范和领导,有保卫祖国的将军、校尉与士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桐梓一中全体教职工勤奋求实,开拓进取,正在朝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三个面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学校办成在管理、科研、改革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窗口’学校,争创市级、省级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