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径流丰、枯年
1)  High and low flow years of runoff
径流丰、枯年
2)  high flow or low flow
径流丰枯
3)  wet and dry years
丰、枯水年
4)  rich and rare Meiyu years
枯丰梅年
5)  drought and rainy years
水量丰、枯年
1.
By using 40 years reanalysis data of NCEP/NCAR, we simp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rought and rainy years in summer over North China.
利用 NCEP/ NCAR的 4 0 a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气候特征差异 。
6)  low flow
枯水径流
1.
Daily runoffs during low flow were simulated with the model for the four study basins in the Dongjiang watershed.
用该模型对东江流域中的四个流域进行枯季日径流过程模拟,在对模拟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连续多日最小平均流量、基流分割结果等描述枯水径流特点的枯水特征值为研究对象,分析用TOPMODEL模型所模拟出来的枯水流量的模拟精度。
2.
The 7-day low flow was regarded as statistical quantity,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discordancy measure and heterogeneity measure,the regional low flow frequency for Donjiang basin was carried out using L-moments based f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with three parameters viz.
以年最小七日平均流量作为枯水径流的统计特征量,在水文站点一致性分析、水文相似区鉴别的基础上,以常见的5种三参数分布函数:Generalized Pareto分布(GPA)、Generalized Extreme-Value分布(GEV)、Generalized Logistic分布(GLO)、LogNormal分布(LN3)和Pearson typeⅢ(PⅢ)为研究对象进行东江流域区域枯水频率分析。
3.
The importance of low flow forecast was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建立了6种数据处理方式下的泾河、北洛河、渭河及大通河主要水文站的候、旬、月枯水径流预报模型。
补充资料:丰子恺居士(1898~1975年)
【丰子恺居士(1898~1975年)】
  丰子恺名仁,又名婴行,浙江省崇德县人,清光绪一八九八年出生。
  子恺幼读私塾,后来清延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他转入新式学堂就读。十七岁毕业于崇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同年考入设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浙江一师的学制是预科两年,正科四年。子恺在校学习的这一段时间,教授图画、音乐两科的教师,是留学日本归国的李叔同先生。
  叔同是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就到校任教的,那时学校的名称是“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一九一三年,两级师范改组为浙江一师,学校中设有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叔同教授该科图画及全校音乐。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有如下的一段叙述:
  弘一法师,那时称为李叔同先生,便是我的图画音乐教师。图画、音乐两科,在现在的学校里是不很看重的。但是很奇怪,在当时我们那间浙江第一师范里,看得比“英、国、算”还重。
  李叔同留学日本时,专攻西洋画与音乐,造诣深厚。所以,子恺的画在良师指导下,进步很快。子恺在高师毕业的前一年──一九一八年,他所敬爱的李叔同先生,忽然到杭州虎跑的定慧寺出家了。不过,子恺的画在良师数年的指导下,已奠下了相当的基础。
  一九一九年,子恺于浙江一师毕业之后担任了一年多的教职,在一九二一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的川端洋画学校,学习西洋画。也许只是短时期的进修,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是这么说的:
  毕业后我无力升大学,备了些钱到日本游玩,没有进学校,看了许多画展,听了许多音乐会,买了许多文艺书。一年后回国,一方面当教师,一方面埋头自习。
  子恺于一九二一年由日本归国,先担任了几年教师。一九二五年春天,他与夏丐尊、朱自清、叶绍钧、刘大白等在上海组织“立达学会”,办了“立达学园”,还发刊《一般杂志》和《中学生杂志》,子恺在立达学园兼任教职,还负责《中学生》的编务。一九二六年,上海开明书店成立,夏丐尊任编辑所所长,子恺亦在所中担任编辑。此后,他担任过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校的美术教授,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夏丐尊是浙江上虞人,早年也留学日本。宣统年间(一九〇九年),浙江两级师范在杭州成立之初,丐尊即在校任教,直到一九一九年才离开。所以,他是子恺的老师,他二人一生都维持著深厚的友谊。子恺于一九二四年,随同夏丐尊由上海到杭州去探访弘一法师,他在〈法味〉一文中这么说:
  同行者是他的老友,我的先生──夏丐尊,也是专诚去访他的。从上海到杭州的火车,几乎要行六个小时。我在车中,一味想著李叔同先生──就是现在的弘一法师──教我绘画音乐那时候的事。对坐的夏先生从他每次出门必提著的那只小篮中,取出一本小说来翻。
  一九二八年九月,弘一法师由温州到上海,住在子恺的江湾家中。夏历九月二十日,是法师四十九岁的生日。先一日,子恺与他妻子暗中准备了寿桃、寿面和素斋,晚餐时陈设出来,为法师暖寿。法师自出家后,生活简朴,从不主张做寿,但以主人一番心意,也不便坚拒。所以轻描淡写的说:
  子恺,出家人是不过生日的。“儿之生日,母难之辰。”有什么心情过生日呢?可是你既然费了心,我们就先诵诵经,为生者消愆,与死者加被,这样也就心安了。
  子恺恭谨的点头称是,并说:
  法师,再过几天就是弟子的生日了,多少年来受法师的薰陶,我也想做一名正式的佛弟子,请求法师为我说皈依。
  弘一闻得子恺要正式皈依,满心欢喜的答应。过了数日,在子恺生日那一天,法师为子恺举行皈依仪式。在临时布置的佛像香案前为他说〈皈依文〉,并告诫他说:
  做一个佛弟子,经过皈依后,要做一个新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直心是道,佛弟子不做自欺欺人的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