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地处黔东北,因地质构造奇特,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温泉出露点达20余处;另有一条地下热水河和热水溪,素有泉都之称。在众多的温泉中,以石阡温泉最为盛名。石阡温泉,又名城南温泉,位于县城南松明山麓,距龙川河右岩马鞍岩30米,高于江面12米。泉水从山麓石隙中间涌出,水温47.50c,出水量为45.83吨/小时。热气腾腾,水声哗哗,奔泻入江,源泉滚滚,昼夜不舍,冷暧相融,浪涛拍岩,珠飞玉溅,尉为惊叹。清郡守崔诗有赞曰:"斯泉灵幻极,地喷水如汤。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人心能去垢,炎世就生凉。独有探奇客,临流歌未央。"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浴后可净肤发,愈风湿疮诸疾。《石阡县志》(民国)载:"冬浴则身暖而寒退,夏浴则体轻而闵生,夜浴则睡眠安稳,疲浴则精神复振......
温泉于人之身体健康,受益匪浅。关于温泉的起源,当地有神话流传。从前,一勘舆家由云南驱赶火龙,行抵石阡,见山水幽美,物产丰富,人民勤劳俭朴,不忍离去,乃将火龙镇于江底,尾在云南,头在石阡,从地下喷出温泉,利民浣浴。勘舆家临终前,嘱将其埋葬于温泉北面小山上丛林间,罩以三层石塔,永镇火龙于其下,为石阡万民世代谋幸福。温泉所临江河,乃有龙底江或龙川河之名。约16世纪前,温泉尚无建筑物覆盖,人井为池,始濯于云蒸日照之中,旧志称为"温泉浴日"。温泉初具规模,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6年)冬,由云南人江大鲲任石阡知府所创建,距今393年。自此以来,历代官府百姓几经筹款改扩或重建,终于形成设施完善、规范宏大和集洗浴、游览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据《贵州通志》载:大者如盘屋,小者中有石门,环为太极,可供出入,而景象尤奇。"1920年,始建简易女塘,乃有上、中、下三塘及官塘,为官僚绅士所用;中为男民塘,系后来掘地"。有铭碑竖于官塘院中:"泉温可濯,水清可鉴,男女有别,德不逾闲。"碑文书法造诣高,隶书阴刻,明快清晰。
官塘之水。由地蒸蒸日上,由古老石泉中涌出,夹以气泡,如鼎沸然。清河南任元敏诗曰:“滚滚长流似沸汤,松明山下甃方塘。”中塘之水,由塘壁石隙中平流而出,下经女塘泻入江中。清光绪年间,知府赵尔巽兴修水利,曾将泉水引出经石槽直通全街,每10余户设石制蓄水池,以浣洗防火之用,赵离任后,阡民感其德政,建思赵门于街北以纪念。1936年,英国传教士r·a·勃沙特随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经石阡,洗浴于温泉。回国后,在所著《神灵之手》一书中,对石阡温泉浓墨重彩介绍:“石阡城外的断岩外有三个温泉,最上面的那一个虽然小一点,但温度较高,主要供官员享用。中间的供一般人洗澡用,最下面的那一个则为妇女专用,妇女除洗澡之外,还在里面洗衣服”。
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修扩温泉,改名为人民温泉,不分官塘和民塘,只设男塘和女塘。另引水新建国营温泉,内设男女浴池,附设旅馆、餐馆、茶楼、理发室和小卖部,以供旅游食宿停车之便。1992年7月,石阡温泉重建工程破土动工,1993年底建成长廊、男女大池、小池、茶楼等设施,主体建筑坐东各西。由大门而进建有长廊、聚景亭、武侯词、太白祠、斗姆阁、茶楼、石塔、碑群等风景群。与松明山麓、龙川河、温泉大桥浑然一体,成为贵州高原的璀璨明珠,是贵州东线旅游的重要景点。随着石阡县城公布为省级文化名城后,石阡温泉群又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