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金融工程学
1)  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工程学
1.
On initiating and promot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a;
关于中国加快金融工程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  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工程
1.
Discuss on the flex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论发展我国金融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Dynamic analysis of optimal portfolio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工程中最优资产组合曲线的动态分析
3.
Countermeasures about Financi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金融工程发展的中国对策
3)  finance engineering
金融工程
1.
Shipping Finance Engineering Tools Application--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Avoiding Risk on the Rate Fluctuation of Instant Dry Bulk Shipping;
海运金融工程工具应用——规避干散货即期运价风险方法研究
2.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explore the complex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finance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ies.
探索高校金融工程综合实验室建设对提高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相当重要。
4)  Financial project
金融工程
1.
Analysis of influence and motive factors of financial project development;
金融工程发展动因及影响分析
2.
Nowaday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should aim a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ject,whose major functions are to solve the existing financial problems creatively with a set of principles,methods and instruments.
金融工程是当代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功能是用一整套的原理、方法和工具,着重于对现有金融问题进行创造性解决。
3.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basing on financial project can provide the tool ,the method and the thought for the enterprise pricing management,the investment and the income management,th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financial control,the tool and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target realization.
企业金融工程为企业筹资与定价管理、投资与收益管理、风险管理与财务控制、工具与财务创新以及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创新性工具、手段和思想,对于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投资)价值实现和战略管理等功能日益产生着变革性影响。
5)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金融工程与物理学
6)  the Course of Finance
金融学课程
1.
A Probe into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Finance;
目前我们所开设的金融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分歧,处于一种离散状态,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涵盖这些关系紧密的分支学科的统一学科。
补充资料:管理工程:工程心理学
       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及其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它的目的是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
         人-机-环境系统是多学科研究的问题。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心理学家﹑生理学家﹑人体测量学家﹑医生﹑工程师等。在不同的国家或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往往使用不同的名称。中国﹑美国和苏联等的心理学界多称“工程心理学”﹐美国还使用“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工程学”等名称﹔西欧各国则普遍称“工效学”。中国国家标準局於1982年命名为“人类工效学”。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在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工程心理学家强调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和身心功能特点﹐为系统设计提供有关人的数据﹔而工效学家或人的因素工程学家则侧重於研究把有关人的数据应用於系统设计。
         简史 工程心理学兴起於20世纪40年代后期﹐但关於人机关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F.W.泰勒关於铁铲形式与操作效率关係的试验。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家H.閔斯特伯格致力於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使人适应机器的要求﹐是40年代以前人机关係研究的基本特点。工程师设计机器往往只著眼於机械力学性能的改进﹐很少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心理学家的工作也局限於为现成的机器选拔和训练操作人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於武器性能和复杂性大大提高﹐即使经过选拔和训练的操作人员也很难适应﹐由此发生了许多机毁人亡或误击目标事故。这便迫使人们去重新审查装备的设计﹐并促使人们认识到机器和操作者是一个整体﹐武器只有与使用者的身心特点匹配时才能安全而有效地发挥作用。由这种认识出发﹐又提出了人机系统的概念。这样﹐人们开始了从主要研究由人适应机器转向研究使机器适应人的阶段﹐由此而形成了工程心理学这门学科。1949年出版的A.查普尼斯的《应用实验心理学》是这个时期经典性的工程心理学著作﹐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工程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指针式仪錶和开关按钮设计中的人机匹配问题﹐因此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工程心理学发展中的“开关和錶盘”时代。50年代以后﹐由於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工程心理学採用信息接收﹑传输﹑加工﹑反馈﹑信道容量﹑系统控制等概念分析人和机器的相互作用过程﹐使人机系统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由於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生產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人机结合方式和人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在系统中人由操作者转变为监控者﹐体力负荷降低﹑心理负荷增大﹔人机间的信息交换方式由机械式转为对话式等。认知因素是现代人机系统的核心问题﹐认知实验心理学成为现代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种变化给工程心理学提出了研究的新方向和课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