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民族工业
1)  national industry
民族工业
1.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ation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战略
2.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capability of national industry depends on that of national commodity.
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民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
3.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which we are losing our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hree aspects, and points out four causes of this problem, thus explores and studies several measures to protect national industry prior to and after our entrance to WTO based on examples and cases.
引用大量事例和典型分析探讨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民族工业的保护措施。
2)  nationality handicraft industry
民族手工业
1.
Research into Tibet nationality handicraft industry development;
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研究
3)  national industry history
民族工业史
4)  national industry and commerce
民族工商业
1.
Mao Zedong s ideology that the national industry and commerce would be transformed progressively in utilization and limitation was basically formed at the Secon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eventh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a.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在利用和限制中逐步改造民族工商业的思想,此后,他一直主张在利用和限制中为全面改造民族工商业准备条件,并把改造的思想部分付诸实践。
2.
Meanwhile he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develop Shandong econom 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depression of Zhang Zong-chang s period, he m ade an improvement, to a certain degree, in the fields of national industry and commerce.
韩复榘主鲁期间,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山东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国民党的控制,使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为了发展山东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山东的民族工商业在残破、凋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
5)  national industry enterprise
民族工业企业
1.
The rising and progress of Chinese modern national industry enterpris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因
6)  Tibetan na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西藏民族手工业
1.
The history of Tibetan na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is long and glorious.
西藏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在西藏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其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
补充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工业
      在1914年至1922年期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稍后一段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迅速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德、俄等国忙于战争,生产受到破坏,致使外国来华商品和资本输入的总额显著减少,而出口总额大量增加,从而有力地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和日用品制造业发展最快,其中又以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突出。从1915年至1922年,中国私人的棉纺织厂由二十二个增至六十四个,纱锭由700014枚增至2221000枚;布机由2254台增至12459台(一说12553台)。即厂数、纱锭、布机等都增长两倍以上。国内的棉纺织业地无分南北,厂无论大小,大都能获得厚利。缫丝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全国缫丝厂,1913~1918年由一百七十余家增至四百三十三家,丝车总数达到166754台。面粉业战前每年入超二百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连续六年为出超,平均每年出超百余万担,价值五百余万海关两。战前全国面粉厂只有四十多家,到1921年增至一百二十多家。此外,火柴、造纸、卷烟、水泥、榨油、制糖等轻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重工业中的采煤、钢铁、锑钨等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例如,煤产量1913年为12879770吨,1920年增至21318825吨;生铁产量1913年为267513吨,1920年增至429548吨。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比例也有变化,外国资本占中国投资总额的比重1913年为80.3%,1920年降至70.4%;本国资本1913年为19.7%,1920年上升至29.6%。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设新厂矿三百七十九家,新投入资本一千四百三十万元。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壮大,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到二百万人左右。
  
  尽管民族工业在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期的繁荣,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比重仍然不大,重工业的发展尤为微弱。大战期间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虽有较大的增长,但在1920年仍不足30%,外国资本占70%强。而且工业发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多数工业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大战结束后,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卷土重来,1920年中国进口增加六分之一,出口反减少六分之一。从1922年起中国民族工业又开始陷入萧条。这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准备了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