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lassroom record VCD
课堂实录VCD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making classroom record VCD with the use of Ulead video studio 8.
0制作课堂实录VCD的过程。
2) classroom record
课堂实录
1.
Design and making the teaching classroom recor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cedures in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本文从课堂实录的教学设计出发,详细介绍了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在录制中的两种方法及特点,并对制作过程中经验与体会作了简要总结。
3) the classroom Live Recording
课堂实况录像
1.
The paper introductions some facts of the classroom Live Recording and analyses some factors in the classroom Live Recording:the extracting audio and vides signal,the personnel configure,the location prepara-tion,the communicating and so on.
介绍录制课堂实况录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课堂实况录像中的几个要素,音视频信号的获取、人员配置、现场准备、沟通等,给出整个课堂实况录像的过程及注意的问题。
5) Classroom experiment
课堂实验
1.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Experiment in Economics Teaching;
课堂实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2.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the course group designed the classroom experiment of the course based on experience teaching,and advanced the 5 basic step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classroom experiment:rule-making,theoretical study,independent experiments,summarized strengthen and expand research.
课堂实验是国家精品课程《物流系统论》的特色之一,课程组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思想设计课堂实验,提出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规则制定、理论学习、自主实验、总结强化、拓展研究等五个基本步骤,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 practise on classroom
课堂实习
补充资料:实录
中国封建时代记载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编年体史册名称。一般以所记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如唐《顺宗实录》或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也有以某一王朝命名的合刊本,如《明实录》、《清实录》等。
实录为中国传统史籍之一,南北朝时期已有。《隋书·经籍志》卷二内著录有《梁皇帝实录》三卷,周兴嗣撰,记梁武帝时史事;另有《梁皇帝实录》五卷,梁中书郎谢吴(一作昊)撰,记梁元帝时史事,是为最早的有关实录的著录。唐以后,实录均由官修,每当某个皇帝去世,即由继位者指令史臣撰修先皇一朝的实录,历代相沿,成为定制。至清代最后一朝的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帝)为止,共修撰过110多部实录。因他们的内容往往涉及时政机密,修成之后均藏于宫禁或有司,从不刊印流布,以致随封建王朝的兴衰交替,大都毁于兵火。南北朝至元代的实录,除唐《顺宗实录》及宋《太宗实录》残本20卷外,皆已佚失。明清两代的实录,较完整地保存至今。
明代实录 明代共16个皇帝,有13部实录存留,共2909卷,约1600余万字。第二个皇帝建文帝的实录附于《太祖实录》内;第七个皇帝代宗的实录附于《英宗实录》内;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的实录只存后人辑补的17卷。明代实录有多种抄本流传。1941年梁鸿志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所藏明代实录传抄本影印,书名为《明实录》,通行全国。该影印本将《建文帝实录》附于《成祖实录》,并附印《崇祯实录》17卷,共2928卷,线装,分装500册。1961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北京图书馆所藏红格本晒蓝之明代实录为底本,经校勘影印也称《明实录》,精装,共100册。此影印本附有校勘记及不著撰人《崇祯实录》17卷、清代明史馆编《崇祯长编》、《皇明宝训》40卷等,共3 183卷,为当今最全之影印本。
清代实录 清代12个皇帝中有11个撰修了实录,全部保存下来,共4355卷,另有总目、序、修纂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51卷,合计4406卷。此外尚有《满洲实录》8 卷(即带图本《太祖实录战绩图》)。其中太祖、太宗朝的实录,曾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朝多次重修和改修,有多种撰修本传世;世祖朝(顺治)的实录也经雍乾时重修,但未见其初修本留传。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即位未久即被推翻,无人为其修实录,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编修机构编有一部70卷的《宣统政纪》,另附目录1卷。
清代每朝实录缮抄多少部,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5部:以黄绫为封面呈进皇帝的送审本一部,俗称小黄绫本;以满、蒙、汉三种文字缮抄,分别以大、小红绫为封面的大、小红绫本各二部。大红绫本为尊藏本,一存皇史宬,一存盛京(今沈阳)崇谟阁;小红绫本一为御览本,一为阁本(内阁收藏)。也有人认为乾隆朝以前有一部大黄绫本,虽见诸档案记载但目前未有实物发现。
清代实录收藏与出版概况 清代实录原本现在主要分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大都已有所残损与佚失,只有小黄绫本保存比较完整,但缺少光绪朝的实录。因为光绪帝的《德宗景皇帝实录》是在宣统年间开始修纂,修成时已入民国纪元,其各种文本均未能与清代其他各朝实录保存在一起,小黄绫及小红绫本至今未见传世,大红绫本原在沈阳崇谟阁保存有完整的一部,现已有所佚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的《德宗实录》大红绫本,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存有《德宗实录》定稿本一部。《宣统政纪》原存沈阳,北京大学图书馆亦存有其定稿本一部。
清代11朝实录及《宣统政纪》,曾于1934年由伪满"满日文化协会"根据原盛京崇谟阁所藏大红绫本影印出版,定名为《大清历朝实录》,分装122帙,每帙10册,共1220册,现通称伪满本,但印数甚少。其中《宣宗实录》(道光)及《德宗实录》的部分内容在影印时曾被挖补纂改。1964年台湾省华文书局又据伪满本缩印精装发行,仍名《大清历朝实录》,简称台湾本, 共93册。20世纪80年代,辽宁社会科学院又据台湾本影印出版。1985~1987年,中华书局另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原皇史宬尊藏本进行整理影印,其佚失部分,以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小红绫本及辽宁省档案馆所藏原崇谟阁大红绫本补齐。所缺《德宗景皇帝实录》及《宣统政纪》,则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定稿本影印,合称《清实录》,为16开精装本,共60册。
实录的史料价值 实录所记载的内容,虽然并不像其书名那样,都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而是往往有一些不尽不实之处,但它毕竟是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修撰而成,所记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及主要情节等方面,大都有史实根据。所以历代修纂正史,多取材于实录。实录是记录一朝一代国政章制的重要典籍,具有档案性史料的作用。尤其在原始档案史料已经不存或所存不全的情况下,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实录为中国传统史籍之一,南北朝时期已有。《隋书·经籍志》卷二内著录有《梁皇帝实录》三卷,周兴嗣撰,记梁武帝时史事;另有《梁皇帝实录》五卷,梁中书郎谢吴(一作昊)撰,记梁元帝时史事,是为最早的有关实录的著录。唐以后,实录均由官修,每当某个皇帝去世,即由继位者指令史臣撰修先皇一朝的实录,历代相沿,成为定制。至清代最后一朝的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帝)为止,共修撰过110多部实录。因他们的内容往往涉及时政机密,修成之后均藏于宫禁或有司,从不刊印流布,以致随封建王朝的兴衰交替,大都毁于兵火。南北朝至元代的实录,除唐《顺宗实录》及宋《太宗实录》残本20卷外,皆已佚失。明清两代的实录,较完整地保存至今。
明代实录 明代共16个皇帝,有13部实录存留,共2909卷,约1600余万字。第二个皇帝建文帝的实录附于《太祖实录》内;第七个皇帝代宗的实录附于《英宗实录》内;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的实录只存后人辑补的17卷。明代实录有多种抄本流传。1941年梁鸿志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所藏明代实录传抄本影印,书名为《明实录》,通行全国。该影印本将《建文帝实录》附于《成祖实录》,并附印《崇祯实录》17卷,共2928卷,线装,分装500册。1961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北京图书馆所藏红格本晒蓝之明代实录为底本,经校勘影印也称《明实录》,精装,共100册。此影印本附有校勘记及不著撰人《崇祯实录》17卷、清代明史馆编《崇祯长编》、《皇明宝训》40卷等,共3 183卷,为当今最全之影印本。
清代实录 清代12个皇帝中有11个撰修了实录,全部保存下来,共4355卷,另有总目、序、修纂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51卷,合计4406卷。此外尚有《满洲实录》8 卷(即带图本《太祖实录战绩图》)。其中太祖、太宗朝的实录,曾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朝多次重修和改修,有多种撰修本传世;世祖朝(顺治)的实录也经雍乾时重修,但未见其初修本留传。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即位未久即被推翻,无人为其修实录,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编修机构编有一部70卷的《宣统政纪》,另附目录1卷。
清代每朝实录缮抄多少部,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5部:以黄绫为封面呈进皇帝的送审本一部,俗称小黄绫本;以满、蒙、汉三种文字缮抄,分别以大、小红绫为封面的大、小红绫本各二部。大红绫本为尊藏本,一存皇史宬,一存盛京(今沈阳)崇谟阁;小红绫本一为御览本,一为阁本(内阁收藏)。也有人认为乾隆朝以前有一部大黄绫本,虽见诸档案记载但目前未有实物发现。
清代实录收藏与出版概况 清代实录原本现在主要分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大都已有所残损与佚失,只有小黄绫本保存比较完整,但缺少光绪朝的实录。因为光绪帝的《德宗景皇帝实录》是在宣统年间开始修纂,修成时已入民国纪元,其各种文本均未能与清代其他各朝实录保存在一起,小黄绫及小红绫本至今未见传世,大红绫本原在沈阳崇谟阁保存有完整的一部,现已有所佚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的《德宗实录》大红绫本,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存有《德宗实录》定稿本一部。《宣统政纪》原存沈阳,北京大学图书馆亦存有其定稿本一部。
清代11朝实录及《宣统政纪》,曾于1934年由伪满"满日文化协会"根据原盛京崇谟阁所藏大红绫本影印出版,定名为《大清历朝实录》,分装122帙,每帙10册,共1220册,现通称伪满本,但印数甚少。其中《宣宗实录》(道光)及《德宗实录》的部分内容在影印时曾被挖补纂改。1964年台湾省华文书局又据伪满本缩印精装发行,仍名《大清历朝实录》,简称台湾本, 共93册。20世纪80年代,辽宁社会科学院又据台湾本影印出版。1985~1987年,中华书局另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原皇史宬尊藏本进行整理影印,其佚失部分,以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小红绫本及辽宁省档案馆所藏原崇谟阁大红绫本补齐。所缺《德宗景皇帝实录》及《宣统政纪》,则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定稿本影印,合称《清实录》,为16开精装本,共60册。
实录的史料价值 实录所记载的内容,虽然并不像其书名那样,都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而是往往有一些不尽不实之处,但它毕竟是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修撰而成,所记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及主要情节等方面,大都有史实根据。所以历代修纂正史,多取材于实录。实录是记录一朝一代国政章制的重要典籍,具有档案性史料的作用。尤其在原始档案史料已经不存或所存不全的情况下,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