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原文献复印件
1)  photocopy of original literature
原文献复印件
2)  copied documents
复印文件
1.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principles of quantization test of bottom ash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and achieved test software for quantization test of bottom ash of copied documents.
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底灰量化检测的原理,实现了复印文件底灰的量化检测软件,而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量化检测软件可以有效的检测出不同复印文件底灰的轻重,为复印件底灰的判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3)  document copying
文件复印<复>
4)  file reset
文件复原
5)  document reproduction
文件复印本
6)  document fulfilment agency
文件复印处
补充资料:文献复印技术
      由书写、打字、印刷、描绘等原件复制出副本的方法和设备。它能快速、简便和经济地提供文献复印件,先进的静电复印机仅需半秒钟即可正确无误地复印一页 8开幅面的文献,比人工抄写或描绘速度提高成百倍。复印技术是情报、图书和档案等部门搜集、贮存和传播文献资料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各行各业提高办公效率的现代化工具。
  
  设备分类  复印设备可分为速印机和复印机两类。速印机是由专门制作的原件(称为母版)较大量地进行复制的装置。一般分为:①油印速印机,简称油印机。母版为蜡纸,用铁笔书写、打字机打印或用专门的制版机如电刻机制版,用电动或手动油印机进行复印。一张母版可印数百至数千张复印件,复印成本低廉。②酒精速印机,使用特种复写纸,通过书写或打字的方法将复写纸上的苯胺染料转移到母版上。复印时,将母版装在酒精速印机滚筒上,先用酒精润湿复印纸,再与母版图像面相接触,酒精溶解少量苯胺染料将其转移到复印纸上。现代酒精母版能够印出5~350张复印件。使用热敏制版机能在数秒钟内制出原件的母版。③胶印速印机,实际上就是小型胶印机,又称轻印刷机,特别适用于文献资料的多份数复印。制作母版的方法有:直接书写或打字,采用扩散转印法、凝胶转印法和直接式或间接式静电复印法制版。纸基母版一般可印250~2500张,金属基母版最高可印5 万张。全自动速印系统是将制版机与胶印机联在一起,能自动制版、自动复印、自动停印和退版以及自动清洁等。复印机是由现有的文献少量地(少至一份)进行复制的装置。
  
  工作原理  按照基本工作原理可分为:
  
  蓝图法。复印作为蓝底白线故称蓝图法。该法始于1842年,系将涂有三价铁盐和铁氰化物的感光纸与透明或半透明的原件叠放在一起,在强光下进行接触式曝光,受光照射部分的三价铁盐还原为二价铁盐,再与铁氰化物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生成物。蓝图法复印机主要用于复印工程图纸。
  
  重氮法,也称白图法。1923年由德国凯莱(Kalle)公司首先实用化。感光纸涂层中含重氮盐、有机酸和偶联剂。在酸性条件下,重氮盐与偶联剂不起作用。复印时,将重氮感光纸与透光率高的原件叠放在一起,进行紫外线曝光。受光照射部分的重氮盐分解失去偶联能力。曝光后的重氮纸在碱性气氛如氨气中进行显影,未受光照部分的重氮盐则与偶联剂偶合而显色,这是干式重氮法。湿式重氮法偶联剂放显影液中。压力重氮法(PD法)本质上与湿法相同,使用胺显影液,又称胺式重氮法,无臭味,显影液用量极少,可得到干复印件。还有热式重氮法,加热进行显影。重氮法主要应用于复印工程图纸。由于复印质量好,使用方便,基本上已取代了蓝图法。(见彩图)
  
  直接照相法。1906年由Photostat 公司开发。它实际上就是对原件进行照相,使用高反差相纸代替胶卷。复印装置为一特制的大型照相机,配有棱镜,使原件光学图像反转,得到可读的负像(黑底白字)。1950年前该法是文献复印的主要方法。
  
  扩散转印法。1949年由德国阿克发(AGFA)公司开发。使用两种专用纸,一为含氯化银的负像纸,另一为无感光作用的正像纸。负像纸与原件一起进行反射式接触曝光(面对面)。曝光后的负像纸与正像纸合在一起在显影液中进行显影,经挤压后并保持接触约30秒,负像纸曝光部分的氯化银被还原为金属银,未曝光部分的氯化银被显影液溶解并扩散到正像纸上,与涂层中的金属硫化物反应还原为金属银。将两纸分开,即得到正像复印件,负像纸一般丢弃。整个操作过程不到2 分钟。复印件保存期为5~20年。
  
  凝胶转印法。1953年由美国柯达(Kodak) 公司开发。也需使用负像纸,区别在于负像纸凝胶层中含卤化银,生成染料的组分及硬化剂。对原件曝光后的负像纸立即在药液中显影,整个凝胶层生成黑色染料,而曝光部分的凝胶层硬化,未曝光部分的软化凝胶层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普通纸张上。通常一张负像纸可以转印6 次。复印件保存性较扩散转印法差。 该法又称染料转印法,其商标名为"Verigax"。
  
  快速稳定法。其特点是使用稳定液对未曝光部分的卤化银进行处理,转变成对光不敏感的络合物而迅速定影,不需进行水洗。复印过程可在数秒内完成。复印件不能长期保存。
  
  热敏法。1950年美国3M公司开发,该法是利用红外线产生的热效应使热敏复印纸显色。将强红外线透过热敏纸照射到原件上,黑色各像部分吸收红外线,并迅速转变成热,反射到与原件相接触的热敏纸感热涂层上,热敏材料受热发生热化学反应生成黑色沉积物。这是一步序干式直接正像复印法,4秒内制得一张复印件。3M公司使用的商标名为"Thermotax"。
  
  双光谱法。1963年由美国3M公司开发。当原件图像部分不含碳或金属成分时,热敏法不能提供复印件。双光谱法使用两种专用纸:感光纸和复印纸。将感光纸与原件合在一起,用可见光进行反射式接触曝光,感光纸中的感光化合物受光照射而分解。曝光后的感光纸与复印纸合一起进行热显影,未曝光部分的感光化合物使复印纸涂层的山俞酸银还原为金属银。整个复印过程约需20秒钟。
  
  静电复印法。系利用物质的光电导现象和静电现象相结合的静电照相技术。感光体是具有光电导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感光体有硒鼓和氧化锌静电复印纸。根据复印步序不同,静电复印可分为:
  
  ①间接式静电复印,1938年C.F.卡尔森发明,后由巴梯尔纪念研究所和哈雷公司加以发展使其实用化。复印步骤为:a.充电。用高压电晕放电法使感光体表面在暗处充上静电荷。充电后的感光体才具有感光性能。b.曝光即对要复印的原件进行照相。光电导层照光部分静电荷消失,未照光部分静电荷保留下来,形成肉眼看不见的电荷影像,称为静电潜像。c.显影。将静电潜像变成可见图像。一般用特制的带电墨粉靠静电吸引力来显影潜像。d.转印。仍用高压电晕放电方法使墨粉克服潜像的静电吸力而转移到普通纸上。e.定影。加热使热塑性墨粉熔化而固着在纸上。定影后的复印件和普通印刷品一样能长期保存。f.清洁。除去转印后残留在光电导层上的墨粉。清洁后的感光体可立即再用。一个性能良好的硒鼓可重复使用十多万次。这种复印方式又称普通纸复印。目前广泛使用的复印机绝大部分是间接式的。
  
  ②直接式静电复印,1954年美国RCA公司开发。 最终的图像直接定影在氧化锌静电复印纸上。没有转印和清洁步骤,其他步骤与间接式相同。
  
  ③潜像转移式静电复印,将光电导层上的静电潜像先行转移到涂有绝缘层的介质纸上,在纸上进行显影和定影,感光体不需要清洁就可重复再用。(见彩图)
  
  现状与发展  早期的复印机采用光化学或热化学成像原理,需要特种感光纸或感热纸。1960年第一台普通纸全自动941型静电复印机问世后,非静电类型的, 除重氮复印机仍广泛用于工程图纸外,其他类型的复印机都逐步退出文献复印历史的舞台。现在复印机的主流是普通纸静电复印机。据统计,1984年全世界安装了260万台这类复印机。 普及型静电复印机可复印A3(297×420毫米)-A6(105×148毫米)幅面的文献资料。改变光学系统成像的倍率,可以对原件进行等幅、增幅和缩幅复印。文献原件为缩微胶卷和平片时,采用阅读复印机,将缩微各像放大到屏幕上进行阅读,需要复印时,按下操作键即得到放大的复印件。 彩色复印机基本上都是 3 色(蓝、绿、红)分解、4色(黄、红、青、黑)套印。 相隔两地快速传递文献资料,可使用传真复印机,这是一种收发两用机。大型静电复印机可以复印出AO(841×1189毫米) 的工程图,还可将墨粉图像转印到描图纸上制二底图,作为重氮复印机的原件。复印机本身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完善,有些普通纸复印机能自动双面复印,根据原件幅面大小自动选择合适的复印纸,自动输入原件,复印件自动分页、整理、打孔和装订,大幅面复印件自动折叠等。采用微机控制的复印机具有自检自诊故障、语言识别、多种人机对话显示等功能。今后的发展,将是由模拟式复印机转为数字式复印机。广泛使用的复印机是在模拟复印的光学通路上插入图像变换和数字化处理过程,使图像有存储、传播以及编辑排版(包括移位、合成、旋转、信息追加、局部放大缩小、制作一览表、改错) 等成为可能。激光复印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式复印机,可以称为智能复印机的雏型机。复印机的多功能化、彩色化、小型化和廉价化仍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