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管子中都四子本
1)  Zhonglisizi edition
管子中都四子本
2)  Guanzi
《管子》四篇
1.
On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Spiritual Function of Politics in Guanzi;
政治的“虚化”与精神的“实化”——“《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
3)  Background neutron
本底中子
4)  neutron background
中子本底
5)  tubular specimens
管子标本
6)  the Four Geniuses of Wuzhong
吴中四才子
1.
Tang Yin was a well-known drawer and writer during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as Tang Yin, Zhu Yunming, Wen Zhengming, and Xu Zhenqing, were called then“the Four Geniuses of Wuzhong”.
与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补充资料:明中都鼓楼
明中都鼓楼
明中都鼓楼

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是中国最大的鼓楼台基。基上楼宇初建之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终明一代,鼓楼一直以其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

鼓楼是向全城报时的地方。旧时楼上设有“铜壶滴漏,铜点更鼓,以警朝夕”。鼓楼在建筑布局上有别于其它鼓楼而别具一格。东西向的布局是符合中都城总体规划的,也是对“席山建殿,枕山筑城”的中都城的点缀和平衡,因此把中都城宫阙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鼓楼建成600多年来,几经沧桑,屡废屡建。台基一直保存完好,基上柱础排列整齐。198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基上楼宇已按旧制重新恢复,再现了当年“谯楼归市”的盛况。楼内布置了《朱元璋·凤阳》展览馆,突出地展示了朱元璋与凤阳的特殊关系以及凤阳在明朝历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