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
1)  The Sixth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
2)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森林资源清查
1.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in China, 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在简要回顾美国森林资源清查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美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现状及特点,并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建议。
2.
The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county level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simpl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procassing of complicated data,and thus has improred the efficiency of interior working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 inventory.
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县级森林资源进行清查 ,为复杂的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简捷、准确的方法 ,提高了森林资源清查内业的效率 。
3)  forest inventory
森林资源清查
1.
Based on the forest inventory conducted in 2003 in the DaxingAnling Forest Reg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n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forest mortal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s for how to reduce it.
针对大兴安岭林区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林木枯损消耗大幅增加的现象,分析了枯损消耗增加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枯损消耗的对策。
2.
The forest carbon stock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was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BEF) based on the last six forest inventory data from 1973 to 2003.
本文利用我国第1次至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根据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近30年来的森林碳储量进行推算,得出我国森林碳储量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的结论。
4)  forest inventory data
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
1.
Based on Shanghai’s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estimated from the fourth Chinese forest inventory data, coupling with photosynthesis process, the fixation carbon ability of Shanghai’s forest was evaluated.
本文利用我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对上海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结果,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计算上海市森林固定CO2的能力,采用造林成本法对上海市森林固定CO2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2.
Forest Inventory Data is an important data sources in studying forest carbon cycle.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植被类型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以其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等优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  forest inventory data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1.
Forest inventory data (FID) are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compil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of forest volume at landscape and regional scales, and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forest biomass, net primary production ( NPP ) and carbon cycling, especially in consideration of compliance with the Kyoto Protocol o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丰富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是了解各类森林材积准确信息的重要途径 ,如果能将这些资源用于估算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不仅对于科学地指导森林的经营管理 ,而且对于全球变化的研究 ,特别是区域尺度的生产力模型验证 ,都具有重要意义。
6)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1.
Assessment of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System in Guangxi;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角规样地体系评价
2.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volume estimation in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CFI) in China are first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入手,提出为满足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用一元材积表估计材积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材积表和生物量表等基础林业数表。
3.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r the definition of inside boundary timber & omission timber in the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s analyzed.
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进界木和漏测木传统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随意性和缺乏科学性、明确性;提出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已往取得数据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标准。
补充资料:第六次反法同盟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年—1814年),由匈牙利、普鲁士、俄罗斯、瑞典、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及莱茵联邦的某些邦国组成的同盟,打败了法国,拿破仑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拿破仑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后,欧洲的力量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在1813年十月的莱比锡战役中,在萨克森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在1814年3月30日,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然而,拿破仑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1815年3月20日,进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250万军人参与了战争,总共约有200万人死掉。战争包括民族会战及斯摩棱斯克战役等。

一、俄法战争

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迫使亚历山大一世继续依着大陆封锁政策行事,及解除俄国进攻波兰的迫切威胁。拿破仑65万人的军队(包括27万法国军队及其它地区的军队),在1812年6月23日渡过了尼曼河。俄国声明为卫国战争,但拿破仑声明为第二次波兰战争。由于波兰人提供了10万人的军队,拿破仑并不让步,继续往俄国进发。俄国实行了“焦土政策”,使得拿破仑损失了37万人的军队(因战死、饿死或冻死),及20万人被俘虏。在十一月,只有2万7千人渡过别列津纳河。拿破仑的军队撤回巴黎,预备防范俄国再次入侵波兰。但是,俄国也损失了40万人,俄军也已经耗尽。但是俄国有优势,因她有较短的缓线及较快地补充军队,因为拿破仑损失了大量的骑兵及大炮。

二、德国内的战争

看见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普鲁士重新向法国发动战争。

三、半岛战争

在1813年六月二十一日,阿瑟·韦尔斯利在Vitoria打败了约瑟·拿破仑的军队,迫使法国军队退出西班牙,回到庇里牛斯山北部。

四、法国内的战争

拿破仑发动了一连串的战争,但被压倒性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军队所打败。拿破仑跟着发动了六日战役,防止敌军侵入巴黎,但他的7万人军队对着第六次反法同盟的50万人的军队,变得毫无阻力。同盟在1814年3月30日开进了巴黎,虽然拿破仑大势已去,但他继续发动战争,他颁布了法令,要求90万新兵入伍,但只有一小部分入了伍。拿破仑不现实的胜利计划已经毫无希望。

五、拿破仑退位

1814年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但是,偶然的军事行动在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继续在进行着,直至1814的春季。

六、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
然而,拿破仑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1815年3月20日,进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欧洲列强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画拿破仑被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