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1)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of China
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2)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1.
Assessment of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System in Guangxi;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角规样地体系评价
2.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volume estimation in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CFI) in China are first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入手,提出为满足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用一元材积表估计材积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材积表和生物量表等基础林业数表。
3.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r the definition of inside boundary timber & omission timber in the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s analyzed.
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进界木和漏测木传统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随意性和缺乏科学性、明确性;提出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已往取得数据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标准。
3)  CFI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ameter measurements of sample trees in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CFI),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large diameter class survivors with lower growth and higher measurement errors might cause the estimate of growth to be positively biased, and some examples were given for verificat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to avoid bia
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样木胸径测量入手 ,对生长量较小而测量误差较大的大径级保留木可能引起生长量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用实例作了印证 ,同时提出了避免偏差产生的建
4)  forest resource continuous inventory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1.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methods of handy GPS receiver for forest resource continuous inventory,such as the acquirement,calculation and setting up of geographic coordinate parameter;and the application to sample plots preliminary setting up and reexamination.
对手持式GPS接收机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应用方法如:地理坐标参数的获取、计算和设置;在样地初设及复查时的应用作了论述,认为应用其可减少工作量,提高定位精度和复位率,有利于质量管理。
5)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6)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森林资源清查
1.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in China, 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在简要回顾美国森林资源清查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美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现状及特点,并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建议。
2.
The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county level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simpl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procassing of complicated data,and thus has improred the efficiency of interior working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 inventory.
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县级森林资源进行清查 ,为复杂的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简捷、准确的方法 ,提高了森林资源清查内业的效率 。
补充资料:中国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1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
  
  ① 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槭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赤松。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 槭树和高山松、 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 在陡坡、 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檞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杉木、金钱松、银松、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有珙桐、杜仲、 喜树、观光木、 伯乐树、香果树等。多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原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 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
  
  南方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好,具有林业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林和多种经济林木,能提供大宗竹木材料和多种林产品,既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种工业原料,又可用作人民生产生活资料。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有重要作用。
  
  ④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局部地区有少数白蜡、槭树、椴树、青杨等生长。在海拔较高山地还有小片华北落叶松、云杉(青杆和白杆)及少数冷杉。本区需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⑤华南热带季雨林。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在湿润的山谷树木板根现象较明显,林下有高大的树蕨、棕榈科植物,树干附生兰科、蕨类及天南星科植物,显出热带雨林的景观。这一林区蕴育和保存极为丰富的森林植物,有青梅、坡垒、龙脑香、娑罗双树等龙脑香科树木,并有蝴蝶树、人面子、番龙眼、山楝、麻楝、卵叶阿丁枫等热带树种,在西双版纳和广西最南部还有野生团花树。此外,陆均松、鸡毛松在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则有以常绿壳斗科树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在低海拔及河谷雨量较少处旱生型现象明显,如海南岛南部有厚皮树,闭花木、合欢属(黑格、白格)、刺竹等近似稀树草原的旱生型热带林。
  
  华南热带林区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但这里有漫长的旱季的偶尔出现的10℃或以下的低温。因此,要采取防干风、低温的措施。海南岛种植橡胶前,栽种防风林带收到良好效益。
  
  ⑥中国森林除分布于上述各林区外,在广阔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境内及沿河流以及一定高度的山地也有森林分布,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杉林等。此外,在中国东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原有天然林早已破坏,只有零星散生的树种和小片丛林。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造了农田防护林、农林间种和四旁植树。有不少的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0~15%。这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起到很大的防护效益,四旁植树改善并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供就地需要的用材、薪材和多种林产品。至1989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83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