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双通道角跟踪
1)  dual-channel IF tracking
双通道角跟踪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dual-channel IF tracking receivers,expatiates its theory,compares it with the normal calibration method,and shows its advantages.
介绍了单脉冲双通道角跟踪接收机中一种不用寻找自跟零点的校相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与普通校相方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这种方法的优点。
2)  angle tracking
角跟踪
1.
Multiple targets angle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the covariance matrix;
基于协方差矩阵元素的多目标角跟踪方法
2.
The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means of passive single station emitter location by angle tracking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rate measurement of two elements interferometer.
在介绍了目前诸多单站定位方法后,探讨了干涉仪相差率测量条件下采用角跟踪方法实现辐射源单站定位的原理、方法,并结合测量误差的实际,通过EKF仿真证明该方法实现的收敛速度和误差容限都较好,最后总结了工程实施中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
3.
The methods of velocity tracking and angle tracking were analyzed.
为了反映这种变化的实时性,本文以脉冲多普勒(PD)雷达导引头为例,建立了拖曳式诱饵干扰条件下雷达导引头接收信号模型,分析了雷达导引头速度跟踪和角跟踪的方法,并根据PD雷达导引头的工作方式,对拖曳式诱饵干扰条件下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仿真,对不同诱饵战术参数下拖曳式诱饵对PD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3)  low-angle tracking
低角跟踪
1.
New method for DOA estimation for the MIMO radar in low-angle tracking environment;
一种MIMO雷达低角跟踪环境下的波达方向估计新方法
2.
Based on the temporal-spatial sequential Maximum Likelihood(ML) algorithm,a new algorithm for estimating the elevation angle of a target in radar low-angle tracking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在时空级联最大似然算法的基础上 ,本文结合雷达低角跟踪的特点 ,提出一种新的目标仰角估计算法 。
4)  angle tracking
角度跟踪
1.
This solution has the ability of angle tracking.
采用“当前”统计模型,提出了静止观测站下机动目标的推广卡尔曼角度跟踪算法,实现了对目标的角度跟踪和预测,并对此算法进行了M on te-C arlo计算机仿真。
2.
Based on the method of PLE Kalman Filter,the double-loop approach to AHM angle tracking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基于三维坐标下的伪线性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出一种用于反直升机智能雷的目标角度跟踪双环算法,不仅可以对空间目标进行角度跟踪,还可以对目标的提前方位进行预报,使战斗部做好发射的准备。
3.
Based on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ical scan angle tracking system,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pot jamming method against conical scan radar, discusses the instances when conical scan frequency error is zero and the error is general, and analyzes the jamming effect.
基于圆锥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工作特性,提出了对锥扫频率瞄准式干扰方法,分别针对锥扫频率瞄准误差为零和锥扫频率瞄准的一般情况展开讨论,并对其干扰效果进行分析。
5)  Angle domain tracing
角域跟踪
1.
Angle domain tracing method is adopted during acquisition of vibration signal to minimize the effect from the fluctuation of engine speed.
分析了目前利用振动信号的分形特征进行柴油机状态诊断中,影响分形维数计算结果一致性的因素,并根据柴油机故障诊断的特点,在柴油机振动信号提取时,利用等角域跟踪采样方法消除转速波动对采集振动数据产生的变化;然后,在关联维数计算时,针对分形无标度区间的截取提出了采用多段平均加阈值的计算方法来扩大无标度区的范围,为分形无标度区间的截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6)  angle measuring tracking
测角跟踪
1.
This paper issues a kind of angle measuring tracking method for conical scan without hollow motor in moving carrie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提出了一种在动载体卫星通信控制系统中,无需空心电机的圆锥扫描测角跟踪方案。
补充资料:双通道内存
   

  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就被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中了,只是为了解决台式机日益窘迫的内存带宽瓶颈问题它才走到了台式机主板技术的前台。在几年前,英特尔公司曾经推出了支持双通道内存传输技术的i820芯片组,它与RDRAM内存构成了一对黄金搭档,所发挥出来的卓绝性能使其一时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但生产成本过高的缺陷却造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最后被市场所淘汰。由于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对RDRAM的支持,所以目前主流芯片组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均是指双通道DDR内存技术,主流双通道内存平台英特尔方面是英特尔 865、875系列,而AMD方面则是NVIDIA Nforce2系列。

  双通道内存技术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现在CPU的FSB(前端总线频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高得多的需求。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Quad Data Rate,四次数据传输)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英特尔 Pentium 4的FSB分别是400、533、8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3.2GB/sec,4.2GB/sec和6.4GB/sec,而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在单通道内存模式下,DDR内存无法提供CPU所需要的数据带宽从而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而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双通道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4.2GB/sec,5.4GB/sec和6.4GB/sec,在这里可以看到,双通道DDR 400内存刚好可以满足800MHz FSB Pentium 4处理器的带宽需求。而对AMD Athlon XP平台而言,其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技术采用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FSB是外频的2倍,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远远低于英特尔 Pentium 4平台,其FSB分别为266、333、4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使用单通道的DDR 266、DDR 333、DDR 400就能满足其带宽需求,所以在AMD K7平台上使用双通道DDR内存技术,可说是收效不多,性能提高并不如英特尔平台那样明显,对性能影响最明显的还是采用集成显示芯片的整合型主板。

  NVIDIA推出的nForce芯片组是第一个把DDR内存接口扩展为128-bit的芯片组,随后英特尔在它的E7500服务器主板芯片组上也使用了这种双通道DDR内存技术,SiS和VIA也纷纷响应,积极研发这项可使DDR内存带宽成倍增长的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要实现这种双通道DDR(128 bit的并行内存接口)传输对于众多芯片组厂商来说绝非易事。DDR SDRAM内存和RDRAM内存完全不同,后者有着高延时的特性并且为串行传输方式,这些特性决定了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RDRAM内存芯片组的难度和成本都不算太高。但DDR SDRAM内存却有着自身局限性,它本身是低延时特性的,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模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DDR SDRAM工作频率高于400MHz时,其信号波形往往会出现失真问题,这些都为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DDR内存系统的芯片组带来不小的难度,芯片组的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地提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这项内存控制技术的发展。

  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宽,从而在理论上把内存带宽提高一倍。虽然双64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到效果却是不同的。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理论上来说,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延迟的情况下同时运作。比如说两个内存控制器,一个为A、另一个为B。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