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混合图书馆
1)  Hybrid library
混合图书馆
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s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and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service in Hybrid Library,and discuss the condition and featur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Hybrid Library.
本文从情报与情报工作的含义入手,分析混合图书馆强化情报服务职能的重要性,论述了混合图书馆情报服务的条件与特征。
2.
This article primarily discusses the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Hybrid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service characters and service measures.
本文对混合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工作的资源优势、服务特点与服务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3.
Along with the digitaling and netting in information,to ensur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in my opinion,be hybrid library.
明确高校图书馆是混合图书馆 ,这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 ;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这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2)  mixed library
混合型图书馆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in the information and In- ternet era,and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mixed library is a primary running model at present,even in the long run.
并提出混合型图书馆是当前乃至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主要运行模式。
3)  hybrid library
混合型图书馆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ence service in hybrid library, such as diversification of reference source, diversity of reference methods, anonymous consultants and prolonged time.
介绍了混合型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的特点: 参考资源的多元化、咨询方式多样化、咨询对象与时间的扩大化, 提出了混合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内容: 用户教育、咨询服务、馆藏资源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导航。
2.
The hybrid library is a transitional working patter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library and the digital library.
混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现实运行形态。
4)  compound library
复合图书馆
1.
Organic integr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and traditional library products compound library,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ibraries in the future.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机融合的复合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
The compound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hould use the complementar of printed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with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posit and withdrawal pays equal attention to,the conformity of entityies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virtual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rategies and so on.
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采用印刷型信息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互补、信息资源拥有与信息资源存取并重、实体馆藏信息资源与虚拟馆藏信息资源整合等策略。
3.
The variety of collec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the informatization and networking of education method have made new challenges to the us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ompound library.
馆藏信息资源多样化、教育对象多元化和社会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和网络化对高校复合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复合图书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不断提高用户教育的水平与效益。
5)  hybrid library
复合图书馆
1.
The orientation of hybrid library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library;
从传统与数字图书馆比较看复合图书馆的定位
2.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Periodical Service in Hybrid Library;
复合图书馆期刊服务探析
3.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lending work in the hybrid library;
论复合图书馆时期借阅工作的发展
6)  library cooperation
图书馆合作
1.
The Call of Information Age——Thoughts on Wuhan Declaration of Library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信息时代的呼唤——感悟《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
2.
This paper elaborates dig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digital information navigation,as well as intelligence property protection of database development so as to inspire the analysis of"library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Wuhan declaration".
本文从数字信息传播、数字信息导航以及数据库开发等方面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作了深入探究,以期对《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解析有所启示。
3.
As a new organization of library cooperation, library consortium are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brary circl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图书馆联盟作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作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4年开始编写,1957年 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3月完成社会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10月出版索引。1970年10月开始修订,1974年2月出版第2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和附表部分;1979年11月出版第 2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分;1982年12月出版第2版的索引。
  
  体系结构  《科图法》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科科学,综合性图书等5大部类,共25大类。其部类、大类及其标记符号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结构  《科图法》包括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设有大纲、简表和详表。附表又分为通用附表和专类附表两种。第1版共设有8个通用附表:总类复分表、中国时代排列表、中国地域区分表、中国各民族排列表、国际时代表、世界地域区分表、苏联地域区分表、机关出版品排列表。第2版删去了使用较少的后两种附表。第1版和第2版均编有索引。
  
  标记符号  《科图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为类目的标记符号,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顺序数字,即用00~99标记 5 大部类25 大类及主要类目;第二部分为"小数制",即在00~99两位数字后加一小数点"·",小数点后基本上按小数体系编号,以容纳细分的类目。类号排列时,先排顺序数字,后排小数点后的层累数字,例如:11.1,11.11,11.12,11.13,...,11.2,11.21,11.22,11.23,...,11.29,11.3,...,12,13,...。
  
  特点  ①自然科学类目比较详细。②采用交替、参见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相关类别的图书在目录和藏书组织中既可集中又能分散的问题。③标记符号单纯、简洁,易于排检。④编有相关索引。
  
  应用 《科图法》主要被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国内其他一些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图书馆采用,1979年使用单位达1000多个。其分类号被印在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编制的统一编目卡片上(见集中编目)。1986年该分类法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