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词提取
1)  new words extraction
新词提取
1.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non-iterative new words extraction approach for Chinese and a novel open-vocabulary Chinese LM.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迭代的中文新词提取方法和一种新的开放式词典的中文语言模型。
2)  lexical access
词汇提取
1.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wo theorie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and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文章主要介绍了双语言语产生中词汇提取机制的两种理论:非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和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
2.
Then in the frame of the relative theories of speech perception model and lexical access,it especially an.
文章分析了影响言语听辨的两个主要因素——言语因素和非言语因素,再以言语听辨的理论模型和词汇提取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特别对Marslen-Wilson提出的交股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
3)  Word Frequency Extract
词频提取
4)  dictionary extraction
词典提取
5)  stemming [英][stem]  [美][stɛm]
词干提取
1.
Stemming is an essential task for all agglutinative languages.
形态还原或词干提取算法是具有形态变化的所有语言必须研究的课题。
6)  Word Extraction
词语提取
补充资料:踏歌词·新词宛转
踏歌词·新词宛转
踏歌词·新词宛转

新词宛转递相传,

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

游童陌上拾花钿。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新词宛转递相传,

○○⊙●●○○

振袖倾鬟风露前。

⊙●○○○●△

月落乌啼云雨散,

●●○○○●●

游童陌上拾花钿。

○○●●●○△

==注释==:

1.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

2.花钿:女子的首饰

==前言==:

《踏歌词》四首,是刘禹锡学习民歌体写作的一组小诗,此是四首中的第三首。

==赏析==:

首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

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使我们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简评==:

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