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N-甲基-N'-亚硝基氮亚硝基胍
1)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nidine
N-甲基-N'-亚硝基氮亚硝基胍
2)  N-methy1-N-nitro-N-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
3)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
N-甲基-N5-硝基-亚硝基胍
4)  Nmethyl N'nitrosoguanidine (MNNG)
N-甲基-N'-亚硝基胍(MNNG)
5)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
6)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1.
METHODS: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FL cells),hepatoma cells(HepG2 cells)and cervical cancer cells(HeLa cells)were treated with N-methyl-N -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N-nitroso alkylating agent)and benzoapyrene-7,8-dihydroxy-9,10-epoxide(BPDE,the metabolic activated form of Benzoapyrene).
方法:分别用N-亚硝胺类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的终致癌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PDE)处理人羊膜上皮FL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
2.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s involved in N-methyl-N -nitro-N-nitrosoguanidine, benzo[a]pyrene-7,8-dihydrodiol-9,10-epoxide and mitomycin-induced cellular response in FL cells;
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形成的终致癌物)以及交联性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羊膜细胞FL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
补充资料:N-亚硝基二乙胺

CAS号 55-18-5
分子量 102.16
分子式 C4H10N2O;ONN(CH2CH3)2
    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沸点 176.9℃;溶于水、醇、醚;相对密度(水=1)0.942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具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对肝、肾有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8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色谱/质谱法(GB/T5009.26-1996,食品)

5.环境标准:
中国(GB9766-88)食品卫生标准3μg/L(香肠、火腿)(N-亚硝胺)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重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