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理查兹方程
1)  Richards' Equation
理查兹方程
1.
A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solving Richards′ Equation in one dimens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data.
给出非饱和土壤渗透计算求解理查兹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2)  Richards
理查兹
1.
All Is Madness without Love: Anatomy of Lyle's Mind Course in David Richards' Novel Mercy among the Children
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大卫·理查兹小说《孩子间的仁爱》中莱尔的心路历程探究
2.
Richards’ Mercy Among The Children,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novel not only exposes the absurdity of Fate.
文章分析了加拿大现代作家理查兹的小说《孩子间的仁爱》,指出该作品并非仅仅完结于表达出了生活的荒谬与命运的乖张,它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现世的伦理道德与人物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之上,对作家为身处困境的人们设计的救赎之路,即基督教式的仁爱之路进行了评价。
3)  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 (1895~1973)
理查兹,D.W.
4)  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1868~1928)
理查兹,T.W.
5)  Ivor Armstrong Richards (1893~1979)
理查兹,I.A.
6)  Ivor Armstrong Richards
理查兹(英)
补充资料:理查兹,T.W.
      美国物理化学家。1868年 1月31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日耳曼敦,1928年4月2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剑桥。1882年入哈弗福德大学,先学天文学,后改学化学。1885年毕业后入哈佛大学深造,1888年获博士学位。后获哈佛大学的旅行奖学金,到过欧洲一些大学访问,接触到V.迈尔和瑞利等著名化学家。1889年回国,任哈佛大学助教,同时进行原子量的测定工作。1894年升为讲师,1901年任化学教授,两年后任化学系主任。190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2年任吉布斯实验室主任。他是美国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两次当选为美国化学会会长。
  
  理查兹从1883年开始研究原子量的测定。他大大改进了重量法测定原子量的技术,发明了浊度计,引用了石英仪器等。他的试验极为精细,首先测定了氧的原子量,然后重新测定了铜、钡、锶、钙、锌、镁、镍、钴、铁、银及碳和氮的原子量。他还最先发现同一个元素的原子量随来源不同而可能出现差异。他仔细测定了不同来源的放射性矿物中铅的原子量,测得由铀衰变生成的铅的原子量是206.08,从钍衰变而来的铅的原子量是208,普通的铅的原子量是 207.2。由此于1913年证实了同位素的存在,并进一步证实了放射性衰变理论。除原子量之外,理查兹还研究了很多低温下的反应,发现温度逐渐降低时,自由能(即吉布斯函数)变化ΔG和焓变ΔH趋于相等。理查兹因精确测定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而获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1910年获戴维奖章,1911年获法拉第奖章,1912年获吉布斯奖章,1916年获富兰克林奖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