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旧熊猫馆系五十年代的建筑,1989年,新建设了北京大熊猫馆。
新馆位于原熊猫馆东侧,北楼北侧的大门中轴线上。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2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以中国古典园林“拓朴”原理为哲学依据,以“太极图”为形式构图。造型呈竹笋状,十一对拱圈就像竹节。建筑主体为砼结构,后部为铝合金玻璃幕墙以网架支撑。东部及中部为折形,西部为弧形,造型既有统一又有变化,并与木模板脱模的砼墙衔接,一粗一细,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根据动物饲养展览的要求,展舍及运动场分为成年猫、青年猫、母子猫三部分,每个展舍既相对独立又通过串间相连,展舍与运动场之间采用活动串门的形式使动物自由出入。半地下后勤部分设有隔离间、治疗间、饲料间、鲜竹贮存间(内有拼装式冷库)、产房、饲料制作间、工作间、电视监视室、配电室等。产房内有彩色摄像机及红外线摄像机,治疗间内装有压缩治疗笼及紫外线灯,电视监视室采用抗静电地板,内设控制台、监视器、长时间录像机及四画面控制器,用以观察熊猫的活动。三个室外运动场依地势自然起伏,并设有活动栖架供熊猫玩耍嬉戏。熊猫馆轴心外做有水池叠水,水顺墙而下、落槽而走、流入池中、循环往复。池中黑白卵石镶成的图案与建筑相呼应,池边一圈矮石柱与水池相切,上雕熊猫脚印,别有情趣。
新建大熊猫馆在设计时,力求建筑与环境、形式与功能、意境与手法较完美地融汇在大熊猫的自然生活环境中,成为人造景观的典范。因此,在建设时也将室内外绿化作为重点考虑。室外庭院在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杨树、国槐、松树、椿树等十余株,并在周围种植了枫树、鹅掌楸、竹子等,使人尤如置身于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中。室内展舍也种植了大量常绿植物及垂吊植物,渲染了气氛,增强了展览效果。
熊猫馆以巧妙的构思、新颖的造型、合理的布局及完善的功能成为兽舍建筑中的佼佼者,是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