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siness management
公务管理
1.
The desig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akes ensuring function suppor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s thecore and gives the consideration to the interface of the sub systems of planning, desig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中国水土保持公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保障公务管理的功能支持为核心 ,同时 ,考虑到与规划设计、监督管理等子系统的接口。
2)  National Offi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U.S.A.)
美国全国公务管理协会
3)  public duty
公务
1.
Starting with the standard of defining the extent of state staff member, this paper studies various doctrines on this issue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standard of defining the extent of state staff member should be the integration of identity and public duty.
从探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标准入手,检讨了各家学说,论证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标准应是身份与公务的有机统一,并以之为纲,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政协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4)  public affairs
公务
1.
Its denot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governmental public affairs" and "social public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ing,administrative and serving features of civil service.
关于刑法意义上的公务,要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上予以把握。
2.
Government office workers in state-owned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include the personnel dealing with public affairs legally in the stock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公务就是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公共事务,国有公司、企业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控股的公司、企业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应当包括经国家单位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人民代表等。
3.
State Personnel",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of China, connotes the personnel that perform public duties and therefore all people who exercise public affairs should be state personnel.
国家工作人员是刑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其本质特征是从事公务,其范围的划定应以行为人是否从事公务而定。
5)  public service
公务
1.
The key to grasp 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is to determine the kind of public service that he or she is doing.
渎职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关键是界定行为人所从事的公务。
6)  official business
公务
1.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engaging in official business"in criminal law;
浅析刑法中“从事公务”的含义
2.
Therefore, the contentious cause of "the officer accuses the people" must be concerned with official business behavior.
在分析对“官告民”含义理解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公法和私法的界分,是把握“官告民”概念的维度,故“官告民”诉讼的诱因,必须是和公务行为相关,从而“官告民”是指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以执行公务时相对人侵犯其权利为由而提起的诉讼,以及行政主体以相对人不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申请。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


《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
Joint Convention on the Safety of Spent Fuel Management and on the Safety of Radioac-tion Waste Management

  代卜Oronl一00 GuonJ一Anquon he Fongshex一ng Fe一wLJ GLJanllAnquon Llonhe Gongyue《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了访”tC加祖ventlon胡th£SafetyojSPent Fuel Mana岁ment and on th‘Safet少of尺。己~t姗WasteManageme力t)加强乏嫩料和放封性度物管理安全方面的一项鼓励性国际公约。1997年9月5日通过,1997年9月29日开放供签署。截至1999年3月10日,已有39个国家签署,6个国家交存了批准书。但按该公约规定,需得到25个国家批准,而且其中要包括15个拥有运行的核电厂的国家才能生效,因而目前尚未生效。 《公约》的目的是,通过加强缔约国的管理和国际合作,包括适当时与安全有关的技术合作,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和保持高安全水平的乏嫩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确保在乏嫩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一切阶段都有预防潜在危害的有效措施,保护个人、社会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防止有辐射后果的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尽可能地减轻其后果。 《公约》适用于民用核反应堆运行产生的乏燃料的管理安全以及民事应用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安全,但为后处理而在其设施中保存的乏燃料除外。对于军用或国防计划所产生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则仅当其被永久转为民用计划时才适用。 《公约》强调,确保乏嫩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的最终责任在于对应这些材料拥有管辖权的国家身上。 缔约国的主要义务为:应在其国家法律框架内通过立法、管理和行政的措施以及其他必要的步骤,确保在乏嫌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所有阶段都能充分保护个人、社会和环境不受到辐射的伤害.就履约所采取的措施向缔约方审评会议提交报告。《公约》还对这类物质的踌越国界运翰做了规定。 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公约》的制订和审议工作,由于对其中关于放射性废物跨境运输的条款有保留,故未签署本公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