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mbusa
竹刺竹属
1.
Study on Biomass of Bambusa Introduced in Fujian Nanping;
福建南平引种竹刺竹属植物生物量研究
2) Bambusa blumeana
刺竹
1.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Diazotrophs Isolated from Bambusa blumeana i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刺竹内生固氮菌多样性
3) Bambusa hirticaulis
竹属
1.
Bambusa hirticaulis,a New Species in Genus Bambusa
华南箣竹属一新种——毛秆竹(英文)
4) Chimonobambusa pachystachys
刺方竹
1.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Shooting of Chimonobambusa pachystachys Stand;
施肥对刺方竹出笋影响试验
5) Aculus bambusae Kuang
竹刺瘿螨
1.
Dynamics of Aculus bambusae Kuang Popul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Factors;
竹刺瘿螨种群消长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6) B.blumeana Schult.f charcoal
刺竹炭
1.
Yet,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B.
结果表明:(1)2种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有差异,刺竹炭比表面积是毛藤竹炭的2倍多;(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均有吸附功能,吸附效果刺竹炭优于毛藤竹炭;(3)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中可知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有差异。
补充资料:曾竹韶(1908~ )
中国现代雕塑家。原名朝明,后改名竹韶,福建厦门人,世代侨居缅甸,1908年7月7日生于厦门。幼年时期随父母到缅甸,中小学都在缅甸就读,1927年3月回到广州,1928年3月考入杭州西湖艺术院雕塑系,翌年底赴法国留学。先在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3年后进巴黎国立艺术院学习雕刻,前后达10年之久。学习期间曾去埃及、希腊、意大利、英国、德国考察雕塑艺术,对西方雕塑传统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巴黎期间曾与吕斯百、常书鸿、王临乙、陈芝秀共同发起组织留法艺术学会,与在法同学互相切磋,发展新艺术运动。1935年曾到英国伦敦参观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展览会,惊叹祖国艺术传统的悠久与杰出,决心学习民族传统雕刻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离开欧洲经缅甸回国,历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委员会委员、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重庆大学建筑系雕刻专业教授。1950年 3月来北京,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工作,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至今。
曾竹韶在教学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古代雕刻研究和A.罗丹雕刻研究,著有《中国古代雕刻风格演变》、《中国雕刻史》,并发表有关罗丹与宋陵石刻研究的文章。50年代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的创作,是他尝试运用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开端,以后不断有新的探索。1981年创作《李四光》、《何叔衡》烈士肖像、《蒲松龄》半身像,1982年创作《蔡元培》半身铜像,1986年创作《孙中山》全身铜像等。他的肖像雕塑注重个性与内心刻画,结构严谨,追求神韵。
曾竹韶在教学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古代雕刻研究和A.罗丹雕刻研究,著有《中国古代雕刻风格演变》、《中国雕刻史》,并发表有关罗丹与宋陵石刻研究的文章。50年代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的创作,是他尝试运用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开端,以后不断有新的探索。1981年创作《李四光》、《何叔衡》烈士肖像、《蒲松龄》半身像,1982年创作《蔡元培》半身铜像,1986年创作《孙中山》全身铜像等。他的肖像雕塑注重个性与内心刻画,结构严谨,追求神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