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业高等教育
1)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农业高等教育
1.
At the same time,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also has made moreconsiderable progress.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农业高等教育相应地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2)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高等农业教育
1.
Strateg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promote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n convert government serving function,perfect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aced countryside and security agricultural education prior development.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农业教育要在转变社会服务功能、完善面向农村的高等农业教育、国家保障农业教育优先发展等方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3.
America and the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have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
美国与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3)  high agricultural education
高等农业教育
1.
Discus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ibet;
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浅议
2.
The amounts of the students of High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few years will be relatively stable.
高等农业教育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将相对稳定,但生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开放会使办学压力继续增大。
3.
The paper discussed way of High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necessity of speed up high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form.
对加快高等农业教有改革的必要性和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讨。
4)  higher agro-education
高等农业教育
1.
Study on the route and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agro-education in Japan;
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及模式探索
2.
There were three principal development models for higher agro-education above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Korea: agro-college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into com.
韩国高等农业教育走过了一条综合化的发展道路,农科院校从专业设置、学校更名,到升格、合并都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在综合化趋势下各院校都保持了各自的专业特色。
3.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higher agro-education structural models among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i.
英、法、德、荷欧洲四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异,英国是“综合性大学+地区学院+独立学院三元结构模式”,法国是“高等专科学校单一结构模式”,而德国和荷兰都采取了“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国立综合性大学+地方农学院的二元结构模式”;四国的涉农综合性大学多以非农命名,除了德国外其他三国的涉农专科性院校多以农命名;德国、荷兰的农科类院校有升格、改名、合并现象,不同模式则适应了本国农业教育及农业科技的发展需求。
5)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高等农业教育
1.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from WTO;
高等农业教育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2.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its own serving power through borrowing and innovating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and shoulder its new mission.
加入 WTO以后 ,我国农业将面临一系列严竣挑战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过借鉴与创新进一步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3.
The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fortable society of rural area.
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农村教育等方面,这些作用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
6)  higher agriculture education
高等农业教育
1.
The Research of the Policy Innovation about Chinese Higher Agriculture Education Serves "Countryside,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政策创新研究
2.
The conflict between small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big international socialized market make higher agriculture education face with serious challenge.
中国农业的小生产和国际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使得高等农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3.
Higher agriculture education in Jilin Province should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roducts industry.
WTO的加入 ,既给吉林省的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
补充资料: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介

一、中国高等教育概况

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数量规模居世界首位。

2004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69个,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全国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1333.5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是737.84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595.65万人。同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505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19.8万人。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211工程(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左右一流大学)”和“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推进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一批大学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研究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情况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截至2004年底,使用该方案共评估了116所普通高等学校。

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2003年,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开始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试点评估。2004年开始,教育部决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负责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教育部制订评估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育部定期抽查各省的评估结论。截至2004年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共评估院校107所。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及成立评估中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建立一种高效和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为此制订了以下政策:

(1)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使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