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heasant
[英]['feznt] [美]['fɛzṇt]
雉鸡
1.
The Diagnosis of Pheasant Tuberculosis by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应用平板凝集试验诊断雉鸡结核病的研究
2.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acterial Floras Between Healthy Pheasants and the Pheasants Infected with Salmonella Pullorum;
健康雉鸡与白痢雉鸡肠道菌群的检测比较
3.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Pheasant Raising in Kunming;
昆明市养殖雉鸡经济可行性论证
2) Phasianus colchicus
雉鸡
1.
Some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in blood of Chrysolophus pictus,Alectoris chukar and Phasianus colchicus;
红腹锦鸡、石鸡和雉鸡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2.
Rearing Experiment on Phasianus colchicus with Saccharicterpenin;
用糖萜素饲喂雉鸡的试验
3) ring-necked pheasant
雉鸡
1.
Modelling study on the nesting habitat of ring-necked pheasant (Phasianus colchicus);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营巢生境的模拟分析研究(英文)
2.
The diet of ring-necked pheasant(Phasianus colchicus kiangsuensis)was studied in Ningwu County, Shanxi Province,from November 1993 to April 1994.
1993年11月至1994年4月对山西省宁武县境内雉鸡(Phasianuscolchicuskiangsuensi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
4) growing pheasants
环颈雉(雉鸡)
5) Pheasant embryo
雉鸡胚
6) Egg of pheasant
雉鸡卵
补充资料:雉鸡
物种名称:雉鸡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雄鸟:体大(85厘米)、原引自中国的、为欧洲及北美洲所熟悉的雉种。雄鸟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有些亚种有白色颈圈。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雌鸟形小(60厘米)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被赶时迅速起飞,飞行快,声音大。中国有19个地域型亚种,体羽细部差别甚大。东部诸亚种下背及腰浅灰绿色。亚种formosanus, kiangsuensis, torquatus, karpowi及pallasi具白色颈环;rotschildi, suehschanensis及elegans无颈环或仅有部分颈环;其他亚种均有不完整颈环。亚种 pallasi 及 elegans 胸绿而非紫。西部诸亚种翅上覆羽白色,下背及腰栗色,并具不完整的白色颈环。shawii胸绿色,Mongolicus胸紫色。诸亚种翅上覆羽黄褐色,下背及腰皮黄色,白色颈环缺失或不明显。这些亚种中,tarimensis胸部紫红,余者胸部均为绿色。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略灰。 叫声:雄鸟的叫声为爆发性的噼啪两声,紧接着便用力鼓翼。 分布范围: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分布状况:广泛分布在有矮树的开阔地区。过去常见,如今局部地区已降至低水平。具诸多的地域型亚种分化 -- pallasi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karpowi 于辽宁、吉林、河北东部及内蒙古东南部;torquatus于中国东部及东南部;kiangsuensis于陕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及河北西部;decollatus于贵州、四川东部及湖北西部;rothschildi于云南东南部(蒙自);tatatsukasae于广西西南部;formosanus于台湾中部;elegans于中国西南;suehschanensis于西藏东北部、四川北部及青海东南部;strauchi于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及南部、青海东部;satscheuensis于青海北部及甘肃西北部;shawii于新疆西南部;tamirensis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吐鲁番盆地;Mongolicus于新疆西北部;vlangalii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sohokh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腾格里沙漠;alaschanicus于宁夏的贺兰山;edzin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 居延海。 习性:雄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雄鸟:体大(85厘米)、原引自中国的、为欧洲及北美洲所熟悉的雉种。雄鸟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有些亚种有白色颈圈。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雌鸟形小(60厘米)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被赶时迅速起飞,飞行快,声音大。中国有19个地域型亚种,体羽细部差别甚大。东部诸亚种下背及腰浅灰绿色。亚种formosanus, kiangsuensis, torquatus, karpowi及pallasi具白色颈环;rotschildi, suehschanensis及elegans无颈环或仅有部分颈环;其他亚种均有不完整颈环。亚种 pallasi 及 elegans 胸绿而非紫。西部诸亚种翅上覆羽白色,下背及腰栗色,并具不完整的白色颈环。shawii胸绿色,Mongolicus胸紫色。诸亚种翅上覆羽黄褐色,下背及腰皮黄色,白色颈环缺失或不明显。这些亚种中,tarimensis胸部紫红,余者胸部均为绿色。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略灰。 叫声:雄鸟的叫声为爆发性的噼啪两声,紧接着便用力鼓翼。 分布范围: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分布状况:广泛分布在有矮树的开阔地区。过去常见,如今局部地区已降至低水平。具诸多的地域型亚种分化 -- pallasi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karpowi 于辽宁、吉林、河北东部及内蒙古东南部;torquatus于中国东部及东南部;kiangsuensis于陕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及河北西部;decollatus于贵州、四川东部及湖北西部;rothschildi于云南东南部(蒙自);tatatsukasae于广西西南部;formosanus于台湾中部;elegans于中国西南;suehschanensis于西藏东北部、四川北部及青海东南部;strauchi于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及南部、青海东部;satscheuensis于青海北部及甘肃西北部;shawii于新疆西南部;tamirensis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吐鲁番盆地;Mongolicus于新疆西北部;vlangalii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sohokh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腾格里沙漠;alaschanicus于宁夏的贺兰山;edzin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 居延海。 习性:雄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