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1)  tropical evergreen monsoon elfin forest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1.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evergreen monsoon elfin forest in Tonggu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2)  subtropical evergreen seasonal rain forest
亚热带常绿季雨林
3)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热带季雨林
1.
Under disturbances,original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has been replaced by several secondary vegetations experiencing progressive succession among which Sterculia nobilis pure forest and mixed forest of S.
经样地调查统计表明,广西崇左生态公园、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白头叶猴栖息地的植被是由热带科属的、具草质(纸质)叶的、中小型的、全缘叶的高位芽植物为主体组成的,原生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4)  Subt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5)  mountain rain forest
半常绿季雨林
1.
We studi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Curculionidae in seasonal rain forest,mountain rain forest,semi-evergreen monsoon forest,deciduous monsoon forest,karst monsoon forest,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warm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warm pine forest, and hot bamboo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Yunnan.
2004年3–4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山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松林、热性竹林等9种植被亚型中象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6)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热带季节雨林
1.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stability at the boundary of atmosphere-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canopy in Xishuangbanna of Southwest China;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2.
Modeling canopy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 China;
Gash模型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截留研究中的应用
3.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effects in 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of China.;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热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补充资料:季羡林(1911~  )
      中国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8月6 日。山东省清平县(现改归临清市)人。自幼就学于济南市,1930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的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格廷根大学从著名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交通断绝,无法回国,即应聘在格廷根大学任教,并从著名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或称焉耆 -龟兹语)。1946年初夏返抵上海,应北京大学之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
  
  季羡林于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起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9年起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80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1年任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1985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季羡林精心研究中世印欧语言,有突出的成就。
  
  ①在印度中世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方面,他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他发现并证明印度中世语言中语尾 -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著《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向-o和-u的转化》(1944)一文;他还发现并证明不定过去时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的语法特点之一,著《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年代与来源的标准》(1949)一文。
  
  ②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他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他还阐明原始佛教采用放任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以及与语言问题相联系的印度佛教史上的其他问题。有关论文已编成《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一书。
  
  ③在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方面,他通过对《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本与其他语言的异本的比较,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写成《〈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一文。
  
  1980年以来,他开始研究和译释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吐火罗语 A《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已发表《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等5篇论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季羡林的论著还有《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1982)、《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1981)、《商人与佛教》(1985)等。
  
  季羡林又是勤奋的文学翻译家,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1952)、《五卷书》(1959)、《优哩婆湿》(1962)、《罗摩衍那》(7卷,1980~1984),还著有《罗摩衍那初探》(1979)一书和《〈罗摩衍那〉在中国》(1986)一文。他在梵文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译本有《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季羡林还从事散文的创作 ,作品有 《天竺心影》(1980)、《朗润集》(1981)、《季羡林散文集》(1987)等。(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