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1.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secondary oak forest and Pinus taeda plantation in north subtropical area of China;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
2.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two types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两种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
Other soil parameters such a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oil soluble organic carbon,and soil moisture were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测定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 ,同时还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湿度。
2)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1.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urease, hydrogen peroxidase, inver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pH, EC and the contents of soil nutrient were determined in soils under differ.
本文针对蔬菜设施生产中的施肥问题,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模拟了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肥料种类和水分状况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及短期变化规律;通过设施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种类和肥料用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pH值、电导率、养分等土壤生态因子以及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施肥措施对主要土壤生态因子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
2.
Results elucidat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mineralizable carbon(MC),and microbial quotient(qSMBC) had a decreasing trend,while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qCO2) had an increasing trend,which acted in accord with the direc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轻组有机碳(LFOC)、可矿化碳(MC)、微生物商(qSMBC)呈下降趋势,微生物呼吸商(qCO2)呈上升趋势,与石漠化过程有一致性,能较好体现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退化的本质。
3) soil microbial biomass-C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1.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on growth of tomato,soil enzymes activities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C.
在番茄生长期,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表明施用生态肥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和促进番茄生长。
4)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1.
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in two larch plantation forests with different ag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
5)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土壤微生物量碳
1.
Variatio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on the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氮素矿化势的差异
2.
Effects of no-tillage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免耕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
Effects of sowing winter wheat under no-till with maize straw mulching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a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6)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土壤微生物量碳
1.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re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in tea garden;
不同培肥措施对红壤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during growth of corn were studied in field experiment.
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
补充资料:土壤生物污染
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
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的污物等。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消毒处理的污水和污物。
土壤生物污染分布最广的是肠道致病性原虫和蠕虫类造成的污染。全世界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一种或几种寄生性蠕虫的感染,热带地区受害尤其严重。欧洲和北美较温暖地区以及某些温带地区,人群受某些寄生虫感染,有较高的发病率。
土壤生物污染是传布寄生虫病的潜在因素。土壤中致病的原虫和蠕虫进入人体主要通过两个途径:①通过食物链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例如人蛔虫、毛首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等一些线虫的虫卵,在土壤中需要几周时间发育,然后变成感染性的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②穿透皮肤侵入人体。例如十二指肠钩虫(Ancуlostoma duodenale)、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和粪类圆线虫 (Strongуloides stercoralis)等虫卵在温暖潮湿土壤中经过几天孵育变为感染性幼虫,再通过皮肤穿入人体。
传染性细菌和病毒污染土壤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一般来自粪便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致病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丝杆菌属(Sphaerophorus)、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另外,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进入土壤而传染至人体的还有炭疽、破伤风、恶性水肿、丹毒等疾病的病原菌。
目前在土壤中已发现有 100多种可能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es)、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 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等。其中最为危险的是传染性肝炎病毒(Viruses of infections hepatitis)。土壤传染的植物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坏死病毒、小麦花叶病毒和莴苣大脉病毒等。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有些长期在土壤中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还能严重地危害植物,造成农业减产。例如,某些植物致病细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颠茄等百余种茄科植物和茄科以外的植物的青枯病,能引起果树的细菌性溃疡和根癌病。某些致病真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荠菜等一百多种栽培的和野生的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引起茄子、棉花、黄瓜、西瓜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菜豆、豇豆等的根腐病,以及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的黑穗病等。此外,甘薯茎线虫,黄麻、花生、烟草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铃薯线虫等都能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引起线虫病。而剑线虫属(Xiphinema)、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和毛线虫属 (Trichodorus)还能在土壤内传播一些植物病毒。广义来说,这些都属于土壤生物污染引起的病害。研究和掌握这些病害感染的基本规律是轮作防治的基础。
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能除去大部分致病细菌,但病毒却去除的很少。目前对病毒的类型检定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引起人类和家畜染病的传染性病毒通过水循环,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分布和消长规律,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
为了防止土壤的生物污染,必须利用一切条件,因地制宜地对污染源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对病毒在土壤以及生态系统中迁移、分布和消长规律的研究。
参考书目
D.M.Shicklune, Soi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Quality,Soils-An Introduction to Soils and PlantGrowth, 4th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 New Jersey, 1977.
CSIRO, What's Wrong with My Soil? CSIRO Division of Soils, 1978.
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的污物等。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消毒处理的污水和污物。
土壤生物污染分布最广的是肠道致病性原虫和蠕虫类造成的污染。全世界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一种或几种寄生性蠕虫的感染,热带地区受害尤其严重。欧洲和北美较温暖地区以及某些温带地区,人群受某些寄生虫感染,有较高的发病率。
土壤生物污染是传布寄生虫病的潜在因素。土壤中致病的原虫和蠕虫进入人体主要通过两个途径:①通过食物链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例如人蛔虫、毛首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等一些线虫的虫卵,在土壤中需要几周时间发育,然后变成感染性的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②穿透皮肤侵入人体。例如十二指肠钩虫(Ancуlostoma duodenale)、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和粪类圆线虫 (Strongуloides stercoralis)等虫卵在温暖潮湿土壤中经过几天孵育变为感染性幼虫,再通过皮肤穿入人体。
传染性细菌和病毒污染土壤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一般来自粪便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致病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丝杆菌属(Sphaerophorus)、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另外,随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进入土壤而传染至人体的还有炭疽、破伤风、恶性水肿、丹毒等疾病的病原菌。
目前在土壤中已发现有 100多种可能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es)、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 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等。其中最为危险的是传染性肝炎病毒(Viruses of infections hepatitis)。土壤传染的植物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坏死病毒、小麦花叶病毒和莴苣大脉病毒等。
土壤生物污染不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有些长期在土壤中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还能严重地危害植物,造成农业减产。例如,某些植物致病细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颠茄等百余种茄科植物和茄科以外的植物的青枯病,能引起果树的细菌性溃疡和根癌病。某些致病真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荠菜等一百多种栽培的和野生的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引起茄子、棉花、黄瓜、西瓜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菜豆、豇豆等的根腐病,以及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的黑穗病等。此外,甘薯茎线虫,黄麻、花生、烟草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铃薯线虫等都能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引起线虫病。而剑线虫属(Xiphinema)、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和毛线虫属 (Trichodorus)还能在土壤内传播一些植物病毒。广义来说,这些都属于土壤生物污染引起的病害。研究和掌握这些病害感染的基本规律是轮作防治的基础。
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能除去大部分致病细菌,但病毒却去除的很少。目前对病毒的类型检定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引起人类和家畜染病的传染性病毒通过水循环,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分布和消长规律,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
为了防止土壤的生物污染,必须利用一切条件,因地制宜地对污染源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对病毒在土壤以及生态系统中迁移、分布和消长规律的研究。
参考书目
D.M.Shicklune, Soi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Quality,Soils-An Introduction to Soils and PlantGrowth, 4th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Cliffs, New Jersey, 1977.
CSIRO, What's Wrong with My Soil? CSIRO Division of Soils, 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