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依兰航电枢纽
1)  Yilan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依兰航电枢纽
1.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ice load on Yilan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on Songhuajiang River;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冰荷载计算方法研究
2)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航电枢纽
1.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ain Turbine Parameters of Dadingzishan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水轮机参数优化设计
2.
In 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Dadingzishan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on the Songhuajiang River,a comparison .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作了多方案的比较,提出了较合理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
3.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on navigation technique of Xiangjiang River Zhuzhou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general layout principle of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at slightly curved braided reach, and present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ree schemes for plan layout.
以湘江株洲航电枢纽通航技术试验研究成果为基础,论述微弯分汊河段航电枢纽总体布置原则,对平面布置的三个方案进行分析对比。
3)  Cuijiaying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Complex
崔家营航电枢纽
1.
Study on downstream water and sediment variation of Cuijiaying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Complex and its visualization;
崔家营航电枢纽下游水沙变化及其可视化研究
4)  Zhuzhou Navigation & Hydropower Complex
株洲航电枢纽
1.
Construction Diversion and Current Control of Zhuzhou Navigation & Hydropower Complex;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
5)  navigation power key project
航电枢纽工程
1.
Study on submerged geologic hazard of navigation power key project by sluice in Dadingzishan of Harbin;
哈尔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引起的浸没地质灾害研究
6)  Jinyintai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金银台航电枢纽
1.
Construction of Hoist Trestle Main Beam and Platform for Gate Dam at Jinyintai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金银台航电枢纽闸坝启闭机排架主梁及平台施工
2.
On Gate Hoist Girder Construction Stent Design of Jinyintai Navig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金银台航电枢纽闸门启闭机主梁施工支架设计
补充资料:依兰
依兰


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76公里,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2.6-3.1摄氏度,无霜期13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适于水稻和大豆生长。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

依兰全县有可耕地17l万亩,土壤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猪、黑熊、狍子、野鸡、蕨菜、蘑菇、猴头、木耳等,有13科63种鱼类;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吨,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

依兰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巴兰河漂流被誉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五国城"、"土城子""靖边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依兰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3.8亿元、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6:2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9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收入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48元,农民人均收入2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7.8%,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经济作物、食品、生猪、山产品和奶牛6个产业链。工业行业中,机械、纺织、亚麻、电力、浸油、食糖等具有一定优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日渐成为产业支柱。

翻阅历史

真正让依兰远近闻名的,还是七十年代末著名导演汤晓丹拍摄的那部电影《傲蕾·一兰》。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祖国北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那场抗击沙俄保卫战。电影写在依兰,拍在依兰,依兰也由此名扬海内外。

然而,当你走进依兰,翻开历史,比《傲蕾·一兰》更有名的却是“靖康之难”,被女真人掳掠押解至胡里改路(即今依兰城)“坐井观天”的北宋两位亡国之君徽钦二帝,使这座小城平添了不寻常的文化色彩。留下了不少悲悲切切的诗章:“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天雁飞”。

或许历史不该这样结束,或许不该在这里结束,按捺不住的“龙之脉”终于在时隔不到两个朝代后又续上了真龙天子的香火,清王朝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儿就出生在依兰城西马大屯。难怪乾隆帝大帝秘访三姓(今依兰)时,称这里“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呢!

依兰史称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从唐朝至今,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城设防。唐渤海国在依兰设德里府;辽灭渤海后,黑水革(末)革(曷)改称生女真,设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部l]元l]在依兰设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明设胡里改卫、清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归吉林大将军统辖,管至黑龙江中下游l]乌苏里l]l]库页l]、南北菲芽喀斯海(今鄂霍茨克海)等广袤疆域。

蜿蜒的倭肯河静静的流淌,依兰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先河。1950年发现并经过考古学家论证的倭肯哈达洞穴,位于县城东倭肯河畔哈达山的半山腰上,离地约85米高,洞口略偏西南,洞穴全长12米,为5700--6000年前古人类一个家庭的栖息地,后改为的墓穴。穴内发现蹲坐屈肢人骨架、石器、陶片、玉石、生产工具、石斧等珍贵文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