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言语方法
1)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非言语方法
2)  dialectal grammar
方言语法
3)  dialect grammar
方言语法
1.
The following criterions can be consulted and followed in the grammar marking of the proficiency test in putonghua:When absolute dialect grammar occurs,deduct marks;when the grammatical dividing line between dialect and putonghua is not clear.
如果是方言语法,那么,绝对的方言语法,扣分;当遇到方言和普通话界线不清的语法现象时,一般不扣分;如方言语法已被普通话吸收,不扣分。
2.
Zhudexi has repeatedly put forward that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grammar, as only the full attention of Chinese Dialect grammar and the serious grasp of the phenomenon of dialect grammar, the level of Chinese grammar study may be improved land some problems in modern Chinese research can be solved smoothly.
朱德熙先生曾多次提出,一定要重视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因为只有充分重视汉语方言语法,认真掌握方言语法现象,才能够提高汉语语法研究的水平,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问题也比较容易迎刃而解。
3.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dialect grammar for common language may supply us a new visual angle for better research of the variation phenomenon in the contemporary syntax of Chinese.
关注方言语法对普通话语法的影响,为人们更好地研究当代汉语语法的变异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4)  grammar [英]['ɡræmə(r)]  [美]['græmɚ]
方言语法
1.
The Study of the Grammar Differences between Quyang Dialect and Mandarin;
本文通过对曲阳方言的语法的描写、分析及其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旨在解剖麻雀似地剖析北方方言一个土语——曲阳方言语法上的独特之处,揭示其与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的差异,或为汉语方言/北方方言的研究,乃至普通语言学理论/方言学理论研究,以及推广普通话,提供确凿的例证。
5)  nonverbal way
非语言方式
1.
From 1960 s, researches of nonverbal way have been being in the ascendant.
非语言方式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6)  non-official language
非官方语言
补充资料:非言语传播


非言语传播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传播(n on一v erbal eommunieation)运用非语言符号传播信息的过程。亦即人们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目光、服饰、人际距离、时间控制、环境摆设等等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许多心理学家在重视言语传播作用的同时,也强调非言语传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一,R.)认为,两人交往时,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Mehrabian,A.)还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非言语传播与言语传播关系密切,非言语传播可以支持、修饰、否定有时甚至可以代替言语传播,可以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态度。二者的主要区别:(1)言语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式的,传播过程由各个可分离的部分(句子、短语、单词)组成。而非言语传播是连续性的,其传播过程不可分离。(2)言语传播只经过一个通道(视觉或听觉),而非言语传播则是多通道的。(3)言语传播一般受到人的自觉控制,而非言语传播往往是无意的,因而后者的信息更为真实可信。非言语传播通常包括无声的动态(指身体的动作、目光等)、无声的静态(指身体的姿势、人际距离、服饰等)、有声的类语言(指音调、音量、音速、音质、哭、笑、叹息等非言语发声)以及时间控制、环境摆设、艺术形式,等等。 (韩向前撰匪查国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