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可扩展一致性接口
1)  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可扩展一致性接口
1.
A task-based model of 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SCI) network using in avionics system considering timing issues is proposed.
针对航空电子系统对网络互连技术有严格实时要求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可扩展一致性接口(scalableco herentinterface,SCI)网络中的任务模型,然后通过在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引入时间权函数建立了基于实时任务的SCI网络可靠性模型,得出了系统的可靠性矩阵,最后针对联合先进攻击技术(JAST)航空电子结构中SCI蝶型网络给出了建模实例。
2.
The problem of reliability modeling of the SCI(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is studied.
研究了SCI(可扩展一致性接口 )环型互连的可靠性建模问题 。
2)  UEFI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
3)  extensive interface
可扩展接口
1.
It also studies some computer dynamic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OpenGL programming, extensive interfaces, 4D model and volume rendering.
结合OpenGL技术、可扩展接口技术、4D模型技术及体可视化技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以VisualC++6。
2.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both 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e analysis software, this paper studied some computer dynamic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OpenGL programming, extensive interfaces, 4D model and volume rendering.
针对结构工程领域的特点 ,结合 Open GL编程技术、可扩展接口技术、4 D模型技术及体可视化技术 ,提出了振动台模型实验的计算机动态模拟实现构架。
4)  Scalable coherence interface (SCI)
可伸缩一致性接口
5)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可扩展固件接口
1.
Analysis on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GUID Partition Table;
可扩展固件接口硬盘GUID分区表
6)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
可扩展固件接口
1.
When developing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 applications,the native file system of EFI can not support various file systems.
在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平台的应用开发中,本地文件系统难以支持多种文件系统。
2.
The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 specification provides a standard environment for booting an OS.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规范为启动操作系统前的程序提供了一个标准环境。
3.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ual-core computer system,this paper proposes a coprocessor model based on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 and utilizes dual-core technology and 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IPI) protocol.
为了提高双核处理器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利用双核技术和IPI协议实现的协处理器模型。
补充资料:扩展接口
   

  扩展接口是主板上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的接口。通过这些扩展接口,可以把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闪存盘,MP3播放机,DC,DV,移动硬盘,手机,写字板等外部设备连接到电脑上。而且,通过扩展接口还能实现电脑间的互连。

  目前,常见的扩展接口有串行接口(Serial Port),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IEEE 1394接口等。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串口的出现是在1980年前后,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目前部分新主板已开始取消该接口。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所以并口又被称为打印口。

  另外,串口和并口都能通过直接电缆连接的方式实现双机互连,在此方式下数据只能低速传输。多年来PC的串口与并口的功能和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在使用串并口时,原则上每一个外设必须插在一个接口上,如果所有的接口均被用上了就只能通过添加插卡来追加接口。串、并口不仅速度有限,而且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例如不支持热插拔等。随着USB接口的普及,目前都已经很少使用了,而且随着BTX规范的推广,是必然会被淘汰的。

USB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不是一种新的总线标准,而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USB目前有两个版本,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则提高到480Mbps。注意:这里的b是Bit的意思,1MB/s(兆字节/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 二者的物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USB可以通过连接线为设备提供最高5V,500mA的电力。另外,市面上的某些USB相关产品标注为USB 2.0 Full Speed的其实就是USB 1.1,而标注为USB 2.0 High Speed的才是真正的USB 2.0。
 
  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USB接口有3种类型:

- Type A:一般用于PC
- Type B:一般用于USB设备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

USB的Type A接口

左边接头为Type A(连接PC),右为Type B(连接设备)

移动硬盘盒上的USB Type B接口

带Mini-USB接口的USB线

数码相机上的Mini-USB接口

各种接口都用同样的USB标志

    目前主板中主要是采用USB2.0,各USB版本间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个4针插头作为标准插头,采用菊花链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设连接起来,最多可以连接127个外部设备,并且不会损失带宽。USB需要主机硬件、操作系统和外设三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组,主板上也安装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还预留有USB插针,可以通过连线接到机箱前面作为前置USB接口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线时要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并按图连接,千万不可接错而使设备损坏)。而且USB接口还可以通过专门的USB连机线实现双机互连,并可以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