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交通便利,205国道穿镇而过。镇辖面积66.7平方公里,10876人口。与周庄、同里、乌镇等著名古镇相比,它依然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它和那些江南水乡古镇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甚至带有几分神秘。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最初主要是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的清湖码头靠岸,然后转陆路,由挑夫肩头的扁担挑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到清湖装船运往金衢沪杭各地。廿八都作为过往货物中转的第一站,一个必经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鼎盛时期,商行店铺、饭馆客栈布满了整条鹅卵石铺就的大街,日行肩夫,夜歇客商,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镇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属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古朴淡雅的廿八都镇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中显得异样夺目。众多专家学者和省内外知名人士都到过廿八都,对这里的古建筑赞不绝口,认为极具历史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许多人对这座古镇怎么叫“廿八都”感到奇怪。当然,它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古称“道成”。宋朝时在乡以下设都,江山设都四十四,道成地属二十八都,此后就一直沿袭这个名称。在江山市,至今还保留着四都、八都、廿七都、卅二都等地名。
“百家姓”和“四大家族”
廿八都一带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汉武帝怕一旦造反不好收拾,将当地乡民都押往外地,成为“人迹所绝,车道不通”之地。自唐末黄巢起义军耗时两年开辟仙霞古道,打通三省交通后,这儿不但是军事要冲,从浙入闽、或从闽入浙,翻岭过关到达廿八都时正好一天,适应过往商旅的服务业遂兴旺起来。到清朝时全国长期统一,加上四面关隘相守,很少受战乱影响,商业繁荣发达,鼎盛时每天有千根扁担在运货。外来客商、杂夫,流落的败兵、退役官兵,纷纷在此定居。廿八都实际上是迄今发现惟一有百家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大户大族都修有族谱,知道自己祖上来自何处。
镇上曹、杨、姜、金“四大家族”,在清末民初时名噪一时。曹家以经营田地为主兼开南货店、布店;杨家从经营竹山到造纸,以后转为南北货交易为主;姜家从经营油料到以开布行为主;金家从经商到以收租耕读为主。古镇重点保护的36幢古建筑中,绝大多数是这“四大家族”的宅院。
九种方言和廿八都“普通话”
廿八都居民既以全国各地移民为主,自然带来各地方言,保留至今的主要有浙南、赣西、闽北闽南、徽州的九种不同方言,小区域的方言仅几户人家通用,十分奇特。但现在镇上听到的只有一种方言——廿八都官话。从明末郑成功父子镇关起至清朝,廿八都成为仙霞关、枫岭关守军的屯兵之地,最多时有马步兵一千五百多人,不比当时居民少。这么多各地来的军民在镇上生活,语言不便。清朝军营中不准讲方言,强行推行官话。守军在廿八都也强行推行官话,商家为了招呼好这个大客户也主动学讲官话,但都带点南腔北调,时间一长就成了全镇标准方言。据说镇上青年参加志愿军在丹东集结时,发现当地方言竟与家乡方言一样。其实,清军官话就带有关外口音,廿八都官话源自关上守军的通用语,因而也称为关话。廿八都人为什么都会讲普通话也就不奇怪了。廿八都人很为自己的“官话”骄傲,绝不肯被难懂的江山话同化。
南北交融的独特风俗廿八都老街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融合了各地民俗,经过几百年的相互同化和扬弃,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如婚丧节庆,亲友来贺喜吃饭,每餐主人只收几元钱的礼金,多一元都要退回。姑娘出嫁时,要在门头挂上男方送来的猪腿,并插上一把刀,象征婚姻关系如割不断的“连刀肉”。山歌、剪纸、木偶、高跷、秧歌、龙灯、舞狮、旱船等南北传统文化,在此地十分流行。因为古代官兵中有来自北方和西南的,有些民间游戏还带有北方冰上运动或云贵川一带娱乐活动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