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超级哈希树
1)  super hashtree
超级哈希树
1.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general idea and property of Apriori algorithm, the association rule date min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improved super hashtree.
对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的思想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哈希树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只需扫描三次数据库,即可找出所有的频繁项目集,在每项事务的项目数不是太多的情况下,算法效率较Apriori有较大的改进。
2)  hash tree
哈希树
3)  Merkle Hash Tree
Merkle哈希树
1.
This paper proposes a Cluster-based Merkle hash tree Defending Mechanism(CMDM) for Sybil attacks,aiming to the limited computation and memor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提出一种基于簇的平面Merkle哈希树的Sybil攻击防御机制。
4)  two-level hash table
二级哈希表
1.
How to practic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system in the board based on IXP2350 processor was described,and its important two-level hash table storage method was also analyzed.
将并行网络处理器与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相结合,详细地描述了NAT在Intel网络处理器IXP2350上的实现方法,提出了能提高网络处理器访问性能的二级哈希表存储结构,借助硬件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带NAT系统的网络设备转发性能。
5)  One-way hash chain tree
单向哈希链表树
6)  hierarchical one-way hash chains
多级单向哈希链
补充资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写于1886年,同年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杂志《新时代》的第4~5期上。1888年出版单行本。19世纪90年代初被译为俄文、保加利亚文和法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传入中国,曾出版过林超真、彭嘉生、张仲实等人的 6种译本。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为。1949年 9月北平解放社出版了张仲实重新校译的版本。196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德文重新译校出版,并收入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
  
  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鞯嫉匚坏牟皇撬姆椒ǎ撬奶逑怠U饩龆撕诟穸荒艽铀谋缰し椒ㄖ凶鞒雒魅返母锩崧邸V鞣治隽瞬庖幻艿慕准陡础?
  
  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 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
  
  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