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吴国
1)  Wu
吴国
1.
The boundary between Chu and Wu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all times is called Chu-Wei & Wu-Tou.
考据楚国和吴国的历史发展和楚、吴关系的史实,春秋后期的“楚尾吴头”大致可泛指今安徽及至江西东北部的长江下游上段地区。
2.
Having suppressed Shu, Dengai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unifying Wu peacefully, which was reformed and put into effect by Emperor Wen and Emperor Wu of the dynasty of Western Jin: exchanged ambassadors to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wan over the masses of Wu; conciliated the upper classes of Shu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social order of Shu.
邓艾平蜀后,提出了和平统一吴国的战略思想框架,并被西晋文帝、武帝改造并实行:双方互派使者,增进了解;晋对吴开布大信,去争取吴国民众的支持;晋又怀柔蜀国上层,稳定蜀国社会秩序。
3.
There are different sayings about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Wu and Chu.
而江西北部经历了由越族繁衍、后为楚国占据再由吴国占据、最后仍为楚国占据的过程,春秋时期处于"吴头楚尾"的时候不多。
2)  Wu country
吴国
1.
Discussing the Reason that Leasehold Relation of State-owned Land Was Institutionalized in Wu Country;
略谈吴国国有土地租佃关系制度化的原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研讨
3)  the State of Wu
吴国
1.
It is supposed to be the City of Wu built by Wu Zhixi, a prime minister of Helu, a monarch of the State of Wu.
20 0 0年至 2 0 0 1年 ,苏州博物馆考古队在苏州西南的木渎一带发现了一座春秋晚期的城堡遗址 ,它应当就是阖闾时伍子胥所筑的吴国都城。
2.
In the heydays of its ruling period, the southern frontier of the state of Wu extended to Haining and the areas of Chongde,Deqin,Mount Mogan and Guangde,the southwestem frontier stretched as far as the Middl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the western frontier did not reach Liuan during the periods of Shou Meng and Zhu Fan,the northe.
吴国盛时南界为今海宁至崇德、德清、莫干山、广德一线 ;西南界应包括今江西中南部 ;西界在寿梦、诸樊时不应包括今六安 ;北界不应包括武城 ,而应包括丰
4)  the Wuyue Kingdom
吴越国
1.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Wuyue Kingdom;
《吴越备史》平质——吴越国文献资料整理研究之一
2.
The death of Wu Renbi clashed with the fact that in the Wuyue Kingdom of the Five Dynasties scholars were highly respected.
五代吴越国吴仁璧沉江事件和钱鏐礼贤下士之风颇为扞格,故考索吴仁璧被沉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疑难问题,并分析吴仁璧和钱鏐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5)  Wu Guolun
吴国伦
1.
Research on Wu Guolun s Age of Life and Wang Shizhen s Year of Death;
吴国伦年寿及王世贞卒年辨正
6)  features of Wu Kingdom
吴国特征
补充资料:吴淦国

男,汉族,1946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构造地质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1964年至1969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学系地质学专业。1969年至1975年北京地质学院工作。1969年7月至1970年6月安徽311地质队生产锻炼。1970年7月至1971年7月北京地质学院五七地质队从事找矿工作。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北京地质学院青年教师进修班在职学习。1979年至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至1986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和莫斯科大学进修。1987年至1993年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副主任、系主任、科研处处长。1993年2月至1998年3月先后任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所长等职。1997年7月至1999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1997年8月兼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2000年1月至现在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2000年10月至2000年12月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十七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矿联矿业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地学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