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书画院
1.
Taizhou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台州书画院竣工后的思考
2) Xining Institute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or Working People
西宁市职工书画院
3) the Court Painting
院画
1.
Research of the Art & Crafts of the Song Dynasty Influenced by the Court Painting Style;
院画风格影响下的宋代工艺美术研究
4) painting academy
画院
1.
The Influences of Song Dynasty Literati Paintings Theory from the Song Dynasty Painting Academy
从宋代画院看宋代文人画论的影响
2.
Since 1980s there has been a saying that some "painting academy" or " Painting House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was set up and became the first painting academy in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蜀有“画院”或创建有“翰林图画院”为中国绘画史上有画院之始,几乎成了中国美术史学界公认的史实。
5)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书画
1.
Study on the art performance of personal style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个人风格在书画中的艺术表现探析
2.
The Fu family,which passed on Confucian classics,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was well-known as a literary family in Taiyuan even in Shanxi province.
傅氏家族,世代传承书画经文,为太原乃至三晋有名的书香门第。
3.
In Su Shi s abundant thought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place interest o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but not be indulged in"is most notable.
在苏轼丰富的书画理论思想中,"寓意而不留意"的书画思想尤为引人注目。
6)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书画
1.
Potential analysis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n tour market;
书画在旅游市场的潜力分析
2.
Impaction of market economy on cre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about Chinese modern literati painter;
书画艺术创作与市场经济的碰撞——当代中国文人画家解读
3.
In stone tablets with book models, he, by comparison, re-examines the artistic value of tablet carving and calligraphy; in their relationship, he holds tha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of the same source; in aesthetic perception, he.
在继承与创新问题上,他主张“师法古人,变化在我”,重视继承,更强调创新;在碑、帖问题上,他通过对二者的比较重新审视碑刻书法的艺术价值;在书画关系问题上,他主张“书画同源”;在审美观念上,他认为美与丑可以相互转换。
补充资料:翰林图画院
中国宋代宫廷绘画机构。其名称诸史籍记载不一,有的称为翰林图画局,与当时的书艺局、天文局、医官局并列,总属于翰林院,由内侍省管理。绘画史籍中一般简称画院。
宫廷中设置画工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可以远溯至先秦,后历经两汉魏晋隋唐等朝,但并无专门安置画家的机构。随着美术的发展和宫廷贵族对绘画的大量需求,五代时的西蜀和南唐等政权先后开始设置宫廷画院。宋代建国后,宫廷画院建制得到继续,先后将原西蜀、南唐及中原地区的画家召集到都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使其成为宋初宫廷画院的基本成员。宋代皇帝多数爱好文艺和绘画,从其需要出发,对宫廷画院给以重视,画院的建制得以充实扩大,名手济济,艺术上不断提高,宋代是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
宋代宫廷画院有一定编制和管理条例,其画家系通过推荐、征召或考试从社会上选拔,入院后,按画家的技艺高下而授予待诏、艺学、祇侯、画学生等职位。人员编制初无定员,真宗以后设待召3人、艺学6人、祇侯4人、学生40人、工匠6人。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又于崇宁国子监另设画学,专门培养宫廷绘画所需人才,大观四年(1110)又将画学并入画院。画家进入画院后地位有一定改善,可以穿绯色(四品)和紫色(五品)的官服,徽宗时还可以佩鱼,但不能到院外任官。画院画家领取奉禄,有机会临摹和观摩宫廷藏画,有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但宫廷画院系为满足皇帝的需求而设,其任务是为宫廷装堂饰壁(如神宗时重要宫廷殿堂的山水屏壁多出郭熙之手,崔白与艾宣等画垂拱殿屏风),为敕建寺观画道释壁画(如宋初高益奉诏画汴梁大相国寺壁画),绘制帝后贵族肖像(如太宗时元霭、牟谷奉召画太宗像),根据政治生活需要创作画卷(如仁宗时画院待诏高克明奉召画《三朝训鉴图》),为皇帝画代笔画(如徽宗时刘益与富燮专画供御画),及执行某种特殊任务(如太宗时诏命牟谷随使者往交趾国画安南王黎桓及诸陪臣像)。艺术上必须附合帝王欣赏趣味,画家创作要"咸竭尽精力,以副上意"。徽宗赵佶审查画院画家所绘宝箓宫壁画,"少不如意,即加漫垩,别令命思"。太宗时画院祇侯李雄,因拒绝画纨扇而几乎被杀。画院作品大都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赋色浓艳,华贵富丽,既有精密不苟之长,某些作品又带有萎蘼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颇大。宋代画院画家大都来自民间,入院后仍与民间有相当联系和交流。山西绛州画家杨威画的村田乐拿到汴京画院门前去卖,可以高价,以画婴儿出名的民间画家杜孩儿的作品,常为画院众工转求,"以应宫禁之需",画院名手高益、燕文贵、郭熙等也都是在民间作画获得声誉,后被召纳进宫廷画院的。宋代社会上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水平的提高,是宫廷画院繁荣的基础,吸收民间绘画成果也使宫廷绘画注入新机。
北宋建立之初,画院成员多为西蜀、南唐旧人,画风亦受五代影响。真宗时狂热地推倡道教,建玉清昭应宫,画院中宗教画家占有相当数量。仁宗、神宗之际出现郭熙和崔白,突破宋初的样式和水平。徽宗大力经营画院,画家阵容空前壮大,装饰宫廷,建五岳观等道观,其壁画皆出画院,画表现珍禽异卉的《宣和睿览册》,又促使宫廷花鸟画创作的活跃,但由于他政治上的昏庸腐败,招致亡国,画院亦随之垮台。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南宋,又恢复画院,吸纳北宋画院旧人,大力经营,颇具规模。南宋院体山水画重视构图的剪裁,意境的创造,力求单纯精练,历史故事画创作空前活跃,光宗、宁宗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梁楷的减笔人物画,都突出地体现了南宋宫廷绘画的崭新风格。理宗以后,国势渐衰,画院无突出建树,1275年元军攻破临安,结束了宋代宫廷画院的命运。
见于史籍的宋代宫廷画院画家有200余人,现择其重要者依时代分列于下:
太祖、太宗、真宗时期:王 霭 高 益 黄居寀 赵元长 王齐翰 董 羽
仁宗、 神宗时期:高克明 屈 鼎 支 选 陈用智 易元吉 郭 熙崔 白 王可训 葛守昌 侯 封
徽宗时期: 马 贲 张择端 战德淳 韩若拙 孟应之 卢 章刘 益 富 燮 田逸民 王希孟(以下诸人后南渡参加画院)李唐 刘宗古 杨士贤 李安忠 苏汉臣朱锐 李 端 李从训 周 仪 张 著
高宗时期:马兴祖 李 瑛 萧照 贾师古 马公显 刘忠义韩 祐 朱光吾
孝宗时期:刘松年 吴 炳 李嵩 张 茂
光宗、宁宗时期:马 远 马 逵 陈居中 苏显祖 马 麟 夏 圭梁 楷 李兴宗
理宗、度宗时期:鲁宗贵 陈宗训 陈清波 陈 珏 朱 玉 宋汝志方椿年 王 辉 楼 观 梁 松
宫廷中设置画工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可以远溯至先秦,后历经两汉魏晋隋唐等朝,但并无专门安置画家的机构。随着美术的发展和宫廷贵族对绘画的大量需求,五代时的西蜀和南唐等政权先后开始设置宫廷画院。宋代建国后,宫廷画院建制得到继续,先后将原西蜀、南唐及中原地区的画家召集到都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使其成为宋初宫廷画院的基本成员。宋代皇帝多数爱好文艺和绘画,从其需要出发,对宫廷画院给以重视,画院的建制得以充实扩大,名手济济,艺术上不断提高,宋代是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
宋代宫廷画院有一定编制和管理条例,其画家系通过推荐、征召或考试从社会上选拔,入院后,按画家的技艺高下而授予待诏、艺学、祇侯、画学生等职位。人员编制初无定员,真宗以后设待召3人、艺学6人、祇侯4人、学生40人、工匠6人。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又于崇宁国子监另设画学,专门培养宫廷绘画所需人才,大观四年(1110)又将画学并入画院。画家进入画院后地位有一定改善,可以穿绯色(四品)和紫色(五品)的官服,徽宗时还可以佩鱼,但不能到院外任官。画院画家领取奉禄,有机会临摹和观摩宫廷藏画,有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但宫廷画院系为满足皇帝的需求而设,其任务是为宫廷装堂饰壁(如神宗时重要宫廷殿堂的山水屏壁多出郭熙之手,崔白与艾宣等画垂拱殿屏风),为敕建寺观画道释壁画(如宋初高益奉诏画汴梁大相国寺壁画),绘制帝后贵族肖像(如太宗时元霭、牟谷奉召画太宗像),根据政治生活需要创作画卷(如仁宗时画院待诏高克明奉召画《三朝训鉴图》),为皇帝画代笔画(如徽宗时刘益与富燮专画供御画),及执行某种特殊任务(如太宗时诏命牟谷随使者往交趾国画安南王黎桓及诸陪臣像)。艺术上必须附合帝王欣赏趣味,画家创作要"咸竭尽精力,以副上意"。徽宗赵佶审查画院画家所绘宝箓宫壁画,"少不如意,即加漫垩,别令命思"。太宗时画院祇侯李雄,因拒绝画纨扇而几乎被杀。画院作品大都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赋色浓艳,华贵富丽,既有精密不苟之长,某些作品又带有萎蘼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颇大。宋代画院画家大都来自民间,入院后仍与民间有相当联系和交流。山西绛州画家杨威画的村田乐拿到汴京画院门前去卖,可以高价,以画婴儿出名的民间画家杜孩儿的作品,常为画院众工转求,"以应宫禁之需",画院名手高益、燕文贵、郭熙等也都是在民间作画获得声誉,后被召纳进宫廷画院的。宋代社会上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水平的提高,是宫廷画院繁荣的基础,吸收民间绘画成果也使宫廷绘画注入新机。
北宋建立之初,画院成员多为西蜀、南唐旧人,画风亦受五代影响。真宗时狂热地推倡道教,建玉清昭应宫,画院中宗教画家占有相当数量。仁宗、神宗之际出现郭熙和崔白,突破宋初的样式和水平。徽宗大力经营画院,画家阵容空前壮大,装饰宫廷,建五岳观等道观,其壁画皆出画院,画表现珍禽异卉的《宣和睿览册》,又促使宫廷花鸟画创作的活跃,但由于他政治上的昏庸腐败,招致亡国,画院亦随之垮台。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南宋,又恢复画院,吸纳北宋画院旧人,大力经营,颇具规模。南宋院体山水画重视构图的剪裁,意境的创造,力求单纯精练,历史故事画创作空前活跃,光宗、宁宗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梁楷的减笔人物画,都突出地体现了南宋宫廷绘画的崭新风格。理宗以后,国势渐衰,画院无突出建树,1275年元军攻破临安,结束了宋代宫廷画院的命运。
见于史籍的宋代宫廷画院画家有200余人,现择其重要者依时代分列于下:
太祖、太宗、真宗时期:王 霭 高 益 黄居寀 赵元长 王齐翰 董 羽
仁宗、 神宗时期:高克明 屈 鼎 支 选 陈用智 易元吉 郭 熙崔 白 王可训 葛守昌 侯 封
徽宗时期: 马 贲 张择端 战德淳 韩若拙 孟应之 卢 章刘 益 富 燮 田逸民 王希孟(以下诸人后南渡参加画院)李唐 刘宗古 杨士贤 李安忠 苏汉臣朱锐 李 端 李从训 周 仪 张 著
高宗时期:马兴祖 李 瑛 萧照 贾师古 马公显 刘忠义韩 祐 朱光吾
孝宗时期:刘松年 吴 炳 李嵩 张 茂
光宗、宁宗时期:马 远 马 逵 陈居中 苏显祖 马 麟 夏 圭梁 楷 李兴宗
理宗、度宗时期:鲁宗贵 陈宗训 陈清波 陈 珏 朱 玉 宋汝志方椿年 王 辉 楼 观 梁 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