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机读目录
1)  China 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
中国机读目录
2)  CNMARC Format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1.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CNMARC Format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网络环境下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发展趋势
3)  Chinese computer contents
中文机读目录
1.
Some ideas about Chinese computer contents of foreign person with responsibility record;
中文机读目录外国个人责任者著录浅说
4)  machine-readable catalog
机读目录
1.
Fabrication Methods of Search Points for Disks Attached with Books in Machine-Readable Catalog;
机读目录中随书光盘检索点的制作方法
5)  MARC [英][mɑ:k]  [美][mɑrk]
机读目录
1.
Talking about the Description Methods of Ancient Books MARC;
浅谈古籍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2.
Study on MARC Description of the Local Documents;
地方文献机读目录规范著录的探讨
3.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Implementing One Number for One Book in MARC(Machine-readable Catalog);
机读目录中实行一书一号的优越性
6)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
机读目录
1.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titles of the bound volume of Chinese medical book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cataloguing practice of the library, introduces the common types of the titles of the bound volume of Chinese medical books and the cataloguing method in the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
分析了中文医学图书合订题名的概念,并结合图书馆的著录实际,介绍了中文医学图书中常见的合订题名的类型及其在机读目录中的著录方法。
2.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base of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 for periodicals is the fundamental work for the automation management of periodicals as well as resources sharing.
期刊机读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是期刊自动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
补充资料:中国机读目录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研制和生产的中国国家标准机读目录,1990年试验发行,1991年 1月正式出版发行。它收录中国出版物,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乐谱、音像文献等,是建立中国文献数据库、开展检索服务和国际书目信息交换的重要数据资源。它著录科学详尽,可减少文献情报机构的大量重复劳动,提高编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它的发行,对文献情报工作的标准化和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机读目录以磁带和软盘两种载体形式发行,其格式结构符合国际标准《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记录格式》(ISO2709),在数据字段的设置上遵循《国际机读目录格式》 (UNIMARC)并针对中国出版物的特点和使用多字节汉字信息代码的特殊情况增加了相应的规定。其总体结构如下:
  
  记录标记:固定为24个字符长,为记录处理提供一些基本参数。
  
  地址目次:由若干目次项组成。每个目次项固定为12个字符长,包括字段标识号、字段长度和字段起始字符位置。
  
  数据字段区:由若干固定长和可变长的数据字段组成。除 001字段由记录控制号和一个字段分割符组成外,其余每个字段都有两个指示符,后接若干子字段。每个子字段以一个子字段标识符开始,后接数据。每个字段都以一个字段分隔符结尾。
  
  每个记录都以一个记录分隔符结尾。
  
  数据字段区共分为10个部分,也称10个块。①标识块 (0──),包括记录和作品的标识号码,如记录控制号、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国家书目号等。②编码信息块 (1──),包括描述作品各方面的定长数据无素,如形态特征代码、出版年、作品语种、出版国别等。③著录块 (2──),包括《文献著录总则》(见《文献著录总则》及各分则)规定的除附注项和标准号以外的全部著录项。如题名与责任者项、文献类型标识、版本项、连续出版物卷期编号、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④附注块 (3──),包括对作品各方面的文字说明(附注)以及提要与文摘。⑤连接款目块 (4──),包括以数字和文字形式对其他记录的标准连接。如作品之间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以及变更情况的连接。⑥相关题名块 (5──),包括作为检索点的本作品的其他题名。如统一题名、并列题名、封面题名等。⑦主题分析块 (6──),包括分类与主题标识。⑧责任者块 (7──),包括对作品负有责任的个人及团体的名称。⑨国际使用块 (8──),包括对记录负有责任的机构标识。⑩国内使用块 (9──),供国内文献情报机构记录馆藏信息。
  
  中国机读目录使用中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和辅助集,作为记载汉字信息的编码标准。
  
  中国台北"中央图书馆"于1983年开始陆续发行中文图书和期刊等出版物的机读目录。它参照了《国际机读目录格式》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机读目录格式(LCMARC),并针对中文图书著录上的特点做了一些补充,它由台湾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规划委员会主持制订的,全称为《中文图书机读编目格式》。台湾机读目录中汉字所用的字符编码是台湾省教育系统的标准《中文资讯交换码》,每个汉字编码为3个字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