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殖民地经济特征
1)  colony economic character
殖民地经济特征
2)  colonial economic structure
殖民地经济结构
1.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Latin American coloni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本文旨在讨论拉丁美洲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3)  colonial economics
殖民地经济学
4)  Colonial Economy
殖民经济
5)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
民族的经济特征
6)  semi 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economy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补充资料:海峡殖民地
      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在马六甲海峡的殖民地。包括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和拉布安。
  
  1786年至1824年间,英国先后侵占槟榔屿、新加坡和马六甲,分别派遣行政官员进行单独统治,隶属英国东印度公司。1826年,为强化对槟榔屿、新加坡和马六甲的殖民统治,又将这三个殖民地合并为海峡殖民地,以槟榔屿为首府(后又移至新加坡),隶属印度马德拉斯省。1846年,拉布安被割让给英国。1867年,又将海峡殖民地改为皇家直辖殖民地,由英国殖民地部直接管理。1906年,拉布安并入海峡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峡殖民地被日本人占领。
  
  海峡殖民地的总督由英王委任,并兼任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的总督,是英属马来亚最高长官,总揽司法、行政、军事诸大权。总督驻新加坡,各地政务由总督任命的驻扎官或顾问负责执行。总督下面设有立法会议与行政会议,总督是这两个会议的议长,有权否决会议的决议和直接颁布法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把马来联邦、马来属邦以及海峡殖民地中的槟榔屿、马六甲等11个邦,组成马来亚联盟,由英王任命的总督统治。1946年,拉布安与北婆罗洲合并,新加坡则作为单独的殖民地,从马来亚分离出来。1948年,海峡殖民地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的一部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