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北非经济的殖民地化
1)  colonization of the economy of North Africa
北非经济的殖民地化
2)  colonization of the economy of Africa to the south ofSahara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殖民地化
3)  colonization of Indian economy
印度经济的殖民地化
4)  economy of North America in the colonial era
北美殖民地时期经济
5)  colonization and semi-colonization of the economy of Latin America
拉丁美洲经济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
6)  colony economic character
殖民地经济特征
补充资料:北非经济的殖民地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撒哈拉以北非洲各国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侵略下变成宗主国的经济附庸的历史过程。
  
  英、法、意的侵略和北非沦为殖民地  英、法、意入侵前,北非除摩洛哥为独立国外,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均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属地。由于地理位置异常重要,在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北非便成为欧洲殖民列强竞相侵夺的重要目标。
  
  埃及  19世纪头40年,埃及在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统治下,学习西欧,厉行改革,国势渐兴。1840年,埃及为了争取独立,对土耳其发动战争,英法军队乘机进行干涉,于次年迫使阿里接受丧权辱国的和约,其中包括交出海军舰队、削减陆军、接受殖民主义的英土商约。从此,埃及政府丧失了进出口贸易的垄断权,对进口货只能征收 5%的从价税。埃及成了英法倾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有利场所,开始了经济殖民地化的过程。1856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租让权,租让期99年,于1869年建成通航(见彩图)。1875年,英国利用埃及政府的财政危机,以400万英镑低价收购了埃及的占全部运河股票44%的股票,运河控制权遂由法国转入英国手中,运河实际上成了埃及土地上的国中之国。在外国资本压迫剥削下,埃及政府大量举借外债,加紧搜刮农民,弄得民穷财尽,终于导致了1876年的财政破产。英法意奥(匈)四国组成了"埃及债务管理委员会",在埃及建立了岁入由英管理、岁出由法管理的"双重控制"制度。从此,英法两国接管了埃及的财政大权,埃及沦为半殖民地国家。1878年,埃及被迫成立"欧洲人内阁",由英国人任财政大臣,法国人任公共工程和铁路邮政大臣,政府各部门均大量任用欧洲人。埃及财政收入的 3/4用于偿还外债。结果,激发了1881年的民族起义。1882年,英军炮轰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埃及遂成为英国殖民地。1914年,英国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
  
  
  马格里布诸国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合称马格里布诸国。它们在18世纪时已经衰落。19世纪初期,它们的海军又被西欧侵略者摧毁或被迫解散,为殖民者入侵提供了方便条件。1830年,法国拒绝偿还积欠阿尔及利亚的大量债款,并制造事端,发动侵阿战争,占领阿尔及利亚,使阿成为法国殖民地。
  
  在突尼斯,法国、意大利、英国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侵略,取得在突购地权,法国还取得水利邮电建设特权,英国取得了铁路建筑特权。1863年和1865年,法国通过两次大贷款,使突尼斯债务达到1.25亿法郎,单付息一项即占去突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大半,致使突尼斯发生财政危机。1869年,法、英、意合组"国际财政调查团",宣布突财政破产,接管了突尼斯财政,突尼斯成为半殖民地。1881年,法国发动军事侵略,占领突尼斯,使突沦为殖民地。1883年,法国宣布突为法保护国。
  
  意大利自1902年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经济渗透。1911年,又发动侵略战争,占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沿海据点,1912年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放弃对利比亚的主权,利比亚遂沦为意大利殖民地。
  
  摩洛哥在20世纪初期成为法、德、英、西等国殖民角逐的焦点。1903和1904年,法国利用摩洛哥国内分裂内战局面,向摩提供巨额贷款,从而控制了摩洛哥60%的关税、国家银行和警察部队,还在摩组织殖民公司,取得了摩大量土地的租让权,以及修建铁路、开发矿产权等,引起了1905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7年,法军侵占摩洛哥东部的乌季达地区和西海岸的卡萨布兰卡(今达尔贝达)及附近地区。1910年,法又控制了摩洛哥的其余40%的关税收入。1911年,法军占领摩首都及一些重要城市,西班牙占领摩北部地区,于是爆发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结果,法国把法属刚果27.5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德国,德国承认摩为法保护国。1912年,法国、西班牙按照过去协议瓜分了摩洛哥领土,法占57.2万平方公里,西占2.8万平方公里。摩洛哥遂成为非洲最后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北非经济殖民地化的加深  埃及  自英国1882年占领埃及后,埃及经济殖民地化的进程加速,主要表现在:①1883年,英国取消"双重控制"制度,独占埃及财政大权。英国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埃及银币降为辅币,使英镑在埃及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使英资银行成为埃及的中央银行。1916年固定了埃镑对英镑的汇率,把埃及纳入英国货币体系,使英格兰银行得以主宰埃及的经济命脉。②埃及的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打击。埃及原来就很微弱的工业在失去关税保护和英货倾销的困境中挣扎求生,外国企业却享有免税的特权。1907年,埃及工业和手工业从业人员为38.6万人,其中28.6万是外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埃及的民族工业主要是棉纺织和制糖业才有所抬头。③外国资本输入急剧增长,控制了埃及的财政、金融、铁路、航运、水利、土地经营、城市公用、采矿、制盐、大旅店等经济事业。1914年,外国在埃资本(包括政府贷款和私人投资)达2.5亿英镑,每年榨取利润900万英镑以上。④单一作物畸形发展,使埃及成为英国棉纺织业原料的重要供应基地。英占埃及后,1884~1885年,埃及棉花占总出口的比重高达81%,1913~1914年,更上升到93%。埃棉出口的50~60%,是输往英国。英国在埃及进出口贸易中均占首位。单一发展棉花种植,大大排挤了粮食和其他作物,使自古有"非洲粮仓"之称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缺粮现象。⑤推行土地私有制,造成土地集中和农民贫困化。这是英法殖民侵略所造成的最大经济恶果。英法入侵前,埃及主要实行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1854年以后的一些法令,允许继承、买卖、典押土地。1871年,规定凡付年租6倍者,国有地即归私有。在土地私有化基础上,土地迅速集中于少数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占有的土地日益减少,纷纷陷于贫困负债破产境地,农村贫富悬殊。1894年,占地 5费丹(1费丹=0.42公顷)以下的小私有农户有51万,平均占地2费丹。1914年,他们增加到141万户,平均占地则下降为1费丹,他们占全埃及总农户的90.7%,却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6.1%。与此相反,1914年占地50费丹的大地主,仅占总农户的0.8%,却占总耕地的43.9%。许多外国土地公司在埃及占有大量土地,进行土地投机,或从事土地抵押信贷活动,盘剥农民,榨取厚利。
  
  马格里布诸国  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实行军事统治和法阿一体化政策。其主要殖民化措施有:①大量移民,实行"归化法"。规定凡在阿出生的外国人,均可加入法国籍,并在阿享有种种特权,这是法国殖民统治所依靠的主要社会势力。②统一法阿关税,使阿尔及利亚成为法国国内市场的一部分。自1851年起,法国开始将阿关税与本土统一起来。1884年,又正式把阿尔及利亚并入法国关税区。法国法郎就是阿尔及利亚的货币,法国商品运销阿尔及利亚,犹如出入国内市场一样。由于法货充斥,阿尔及利亚手工业很快趋于衰落。③法国资本控制着阿经济命脉,如航运、铁路、银行、外贸等部门,限制阿发展近代工业,使阿成为法国的农业和原料附庸。④夺占土地,发展法国大地产,是法国在阿进行殖民掠夺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阿尔及利亚原有 4种类型的土地所有权,即官府所有、教会所有、私人所有和村社氏族部落共同所有。法国殖民当局通过一系列法令,分别把各类土地大量夺归己有。到1910年,法国殖民者夺占土地共约184.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28%;这些土地全是好地,其中90%均转入1万户白人大地主手中。他们大都不直接经营,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利用北非原有的"哈麦萨制"(地主得4/5、农民得1/5的一种分成制),出租给土著农民,进行苛重的剥削。白人地主的一小部分自营地,则主要种植葡萄、蔬菜、鲜果、烟草等作物,加工成葡萄酒等,运销法国,再由法国转销世界各地。
  
  法国在突尼斯利用傀儡政府进行殖民统治,在突尼斯政府各部门安插法国人担任高级职务,军队则?煞ü苯诱莆眨üね怀H问菇谟腥ň龆ㄒ磺小7ㄔ谕坏闹趁窕胧┯校孩僦鸩脚懦獯罄陀⒐氖屏Α?1883年,取消"国际财政调查团"共管突财政的制度,由法国一国管理。同时,还取消了英、意等国的领事裁判权。②掠夺土地,发展法国大地产。到1912年,欧洲人在突占地达100万公顷,占突总耕地面积的36%,这些土地均为沿海沃土。其中2913户法国地主占地77.4万公顷,每户平均达 300公顷,其他欧洲地主1854户,占地13.5万公顷。法国大地主或利用"哈麦萨制"对突农民进行封建性剥削,或自营农场,种植橄榄、葡萄、谷物、水果、蔬菜等作物,主要向法国出口。③外国资本垄断了突尼斯金融、外贸、交通运输、公共工程、采矿等主要部门,法国货充斥突尼斯市场,使突尼斯手工业凋落。
  
  法国在摩洛哥保留了原国家机构,自己在幕后进行统治。主要殖民化措施及其后果是:①控制摩财政、海关、银行、货币、铁路、矿山、外贸、运输等经济命脉,以"摩洛哥总公司"作为殖民掠夺和经济控制的中心,其资本1912年有1000万法郎。摩最重要的矿产为磷酸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还开采了锰矿、铅锌矿、煤、铁、石油等。②掠夺大量肥沃土地,片面发展谷物、橄榄、柑橘等几种作物。无地少地农民越来越多,不断沦为雇农和"哈麦萨"佃农。③工业非常落后。纺织厂寥寥无几。仅有的轻工业,也只限于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及日用品小工厂,如沙丁鱼罐头、面粉、制橄榄油、制糖、卷烟、肥皂、纸浆、火柴等。
  
  意大利占领下的利比亚,也经历着大体类似的殖民地化过程。
  
  

参考书目
   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北京,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