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
2) 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
1.
1955:Le Corbusier was not in America;
1955:勒.柯布西耶不在美国
2.
Sheer Spiritual Creation——Study on Le Corbusier s Architecture and Painting together with Sculpture;
精神的纯创造——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与绘画和雕塑探讨
3.
Le Corbusier: Machine Aesthetic and the Creation with the Poetic Reaction;
勒.柯布西耶:机器美学与诗意地建造
3) Martingale
勒
4) LE
“勒”
1.
The Functional Word LE (勒) in NINGBO Dialect;
宁波话中的虚词“勒”及其语法化过程
5) ocimum basilicum
罗勒
1.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in Ocimum basilicum from Guangxi;
桂产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2.
The analysis testing on basic nutrient components of ocimum basilicum was carried on.
对罗勒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测定。
6) Press fit defect
勒伤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加耶西,M.M.
印度印地语民间诗人。出生于印度北方邦的加耶斯村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据说曾从事过农业耕种。后随印度教修行人生活。他的宗教思想属于印度的伊斯兰教"苏菲派",主张平等、泛爱和敬爱神明。他对各种宗教不怀偏见,他的追随者中既有伊斯兰教徒,也有印度教徒。
他的作品据说有21种或15种左右,现仅发现 3部诗。《最后的话》和《字母表诗》都不长,前者为 1,000余行,后者有 1,100多行,这两篇诗主要反映了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和某些社会观点。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是他的著名的作品,分 58章,600多节,每节18行,共11,000余行。它描写一个小王国的太子勒登森历经艰难险阻,与狮子国美丽的公主伯德马沃蒂结成良缘。德里的皇帝阿拉乌丁得悉后,派人向勒登森索取公主,发生战争,苦战 8年,双方议和。阿拉乌丁把勒登森骗至德里。公主设计救回,阿拉乌丁率兵追赶,中途受到阻击。而邻国一国王企图乘机抢劫公主,勒登森力战而死,公主也殉情自焚。这部长篇叙事诗的情节取材于历史事件,并杂以民间传说,而大部分属于诗人的虚构。它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和不畏艰险、不怕强暴的英雄气概。男女主角的这一悲剧具有社会性。长诗最后一节把诗中几个主要的人物和地点按宗教思想作了说明,如把女主角当作神明,男主角则是灵魂,灵魂为了和神明统一必须克服世俗的羁绊和幻境等艰难险阻,以此作为作者宣传"苏菲派"教义的依据。但有人怀疑这一节牵强附会的诗并非原作,是后人所加。
他的作品据说有21种或15种左右,现仅发现 3部诗。《最后的话》和《字母表诗》都不长,前者为 1,000余行,后者有 1,100多行,这两篇诗主要反映了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和某些社会观点。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是他的著名的作品,分 58章,600多节,每节18行,共11,000余行。它描写一个小王国的太子勒登森历经艰难险阻,与狮子国美丽的公主伯德马沃蒂结成良缘。德里的皇帝阿拉乌丁得悉后,派人向勒登森索取公主,发生战争,苦战 8年,双方议和。阿拉乌丁把勒登森骗至德里。公主设计救回,阿拉乌丁率兵追赶,中途受到阻击。而邻国一国王企图乘机抢劫公主,勒登森力战而死,公主也殉情自焚。这部长篇叙事诗的情节取材于历史事件,并杂以民间传说,而大部分属于诗人的虚构。它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和不畏艰险、不怕强暴的英雄气概。男女主角的这一悲剧具有社会性。长诗最后一节把诗中几个主要的人物和地点按宗教思想作了说明,如把女主角当作神明,男主角则是灵魂,灵魂为了和神明统一必须克服世俗的羁绊和幻境等艰难险阻,以此作为作者宣传"苏菲派"教义的依据。但有人怀疑这一节牵强附会的诗并非原作,是后人所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