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
1)  1-(ω-haloalkyl)hexahydro-2H-one
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
2)  1-(ω-Alkoxyl) alkylhexahydro-2H-azepin-2-one
1-(ω-烷氧基烷基)己内酰胺
3)  N-butyl caprolactam
1-丁基己内酰胺
1.
The new infiltrant of medicament (N-butyl caprolactam) was prepared by means of n- bromide butane and caprolactam under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t--(C4H9)4NBr.
利用正溴丁烷和己内酰胺在相转移催化剂(TBAB)作用下合成新型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1-丁基己内酰胺,考察无水碳酸钾(钠)、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条件。
4)  Tridecafluoro-N-methyl-1-hexanesulfonamide
N-甲基-1,1,2,2,3,3,4,4,5,5,6,6,6-十三氟代-1-己烷磺酰胺
5)  N-[3-(dimethylamino)-propyl]-1,1,2,2,3,3,4,4,5,5,6,6,6-tridecafluoro-1-Hexanesulfonamide 1-hexanesulfonamide, n-[3-(dimethylamino)propyl]-1,1,2,2,3,3,4,4,5,5,6,6,6-trid
N-[3-(二甲氨基)丙基]-1,1,2,2,3,3,4,4,5,5,6,6,6-十三氟代-1-己烷磺酰胺
6)  N-ethyl-1,1,2,2,3,3,4,4,5,5,6,6,7,7,7-pentadecafluoro-N-[3-(trimethoxysily)propyl]-1-Hexanesulfonamide
N-乙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1,2,2,3,3,4,4,5,5,6,6,7,7,7-十五氟代-1-己烷磺酰胺
补充资料:-己内酰胺
CAS: 105-60-2
分子式: C6H11NO
分子质量: 113.16
沸点: 268℃
熔点: 69-71℃
中文名称: 己内酰胺;六氢-2H-吖庚因-2-酮;卡普隆;ε-己内酰胺

英文名称: Caprolactam;hexahydro-2H-Azepin-2-one;1,6-hexolactam ;1,6-hexolactam [qr];1-aza-2-cycloheptanone;2-azacycloheptanone

性质描述: 白色鳞片或熔融体。熔点69-71℃,沸点268.5℃(101.3kPa),70%水溶液相对密度1.05,折射率1.4935(40℃),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78℃时粘度9mPa·s。100℃时蒸气压399.9Pa,180℃时6.665kPa,268.5℃时101.3kPa。溶于水;氯化溶剂;石油烃;环己烯;苯;甲醇;乙醇;乙醚。具吸湿性。

生产方法: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首先实现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甲苯法(ANIA法),光亚硝化法(PNC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肟法 首先将高纯度的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在80-11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分离出来的环己酮肟以发烟硫酸为催化剂,在80-110℃经贝克曼重排转位为粗己内酰胺,粗己内酰胺通过萃取;蒸馏;结晶等工序,制得高纯度己内酰胺。肟法的原料环己酮可由苯酚加氢得环己醇,再脱氢而得;或由环己烷空气氧化生成环己醇与环己酮,分离后的环己醇催化脱氢也生成环己酮。
2.甲苯法 甲苯在钴盐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载体上的钯催化剂进行液相加氢生成六氢苯甲酸,在发烟硫酸中,六氢苯甲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3.光亚硝化法 环己烷在汞蒸气灯照射下与氯亚硝酰发生光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环己酮肟盐酸盐,环己酮肟盐酸盐在发烟硫酸存在下,通过贝克曼重排转化为己内酰胺。
4.苯酚法苯酚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制得环己醇,提纯后脱氢得粗环己酮。环己酮提纯后与羟胺反应得到环己酮肟,再经贝克曼移位生成己内酰胺;反应产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产物硫胺。粗己内酰胺经一系列化学与物理处理得到纯己内酰胺。

用途: 己内酰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后者约90%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即卡普隆,10%用做塑料,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管材;医疗器械及电气;绝缘材料等。也用于涂料;塑料剂及少量地用于合成赖氨酸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