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
广义塑性力学
1.
New development of geotechnical plastic mechanics-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
岩土塑性力学的新进展——广义塑性力学
2.
A model of dilative soils based on 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
一种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硬化剪胀土模型
3.
Theory of yield surface and stress strain relation in 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屈服面与应力-应变关系
2) generalized plasticity
广义塑性力学
1.
An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collapsible deformation of loess based on generalized plasticity;
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黄土湿陷变形本构关系
2.
Subloading surface cyclic plastic model for soil based on Generalized plasticity (Ⅰ): Theory and model;
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Ⅰ):理论与模型
3.
Volume yield surface,shear yield surface in direction of Lode stress angle and shear yield surface in direction q of Chongqing red clay we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ized plasticity,and their rationality are shown in the computed example.
依据广义塑性力学原理,介绍了屈服面的物理意义。
3) generalized plasticity
广义塑性
1.
A brief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plasticity position s theory and generalized plasticity position s theory;
浅析传统塑性位势理论与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2.
An analysis on generalized plasticity of soil under cyclic loading;
往复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广义塑性分析
4) elastoplastic analysis/generalized stress
弹塑性分析/广义应力
5) generalized viscoplasticity
广义粘塑性
1.
In this paper,stability of soil foundation is simulated by means of analytical limit analysis in which generalized viscoplasticity is introduced by augmented Lagrangian technique.
通过增广拉格朗日法将广义粘塑性引入极限分析,对土质地基的稳定性进行模拟。
6) generalized mechanics
广义力学
1.
On the lie symmetry theorem and its inverse of generalized mechanics systems;
广义力学系统的Lie对称性定理及其逆定理
补充资料: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最小势能原理和弹性力学最小余能原理的推广,其特点是,变分式中各量都可有独立的变分,并且事前不受任何限制。在弹性力学空间问题中,最一般的广义变分原理可叙述为: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解必须满足弹性体的广义势能变分为零的条件,该条件又称为驻值条件,即
δ∏3=0,
(1)式中∏3为弹性体的三类变量广义势能,其表达式为:
式中u(εij)为应变能密度;εij为应变分量;fi为体积力分量;ui为位移分量;σij为应力分量;pi为面力分量;Ω为弹性体所占的空间;B1为位移边界面;B2为受力边界面;ūi和圴i为边界上给定的位移分量和面力分量;dB为面积微元;式中重复下标表示约定求和。在变分式(1)中,ui、εij、σij等15个函数都可有独立的变分,并且事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表面力pi看作是从属于应力σij的量)。从条件(1)可推出弹性力学的全部基本方程,包括应变-位移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上述变分原理的独立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三类,因此称为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它是中国力学家胡海昌于1954年首先提出的,日本的鹫津久一郎于1955年也独立地得到这一原理,所以又称胡-鹫津原理。
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有一种稍弱的形式,即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又称为赫林格-瑞斯纳原理。它由E.赫林格于1914年和E.瑞斯纳于1950年分别独立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为:
δ∏2=0,
(3)式中
式中u*(σij)为余能密度。∏2中的独立自变函数有ui和σij两类共九个。将应变-位移关系代入式(2),消去εij,就可以得到式(4)。 因此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是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在有限元法和工程弹性理论中,广义变分原理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板壳弯曲的有限元计算中,用它处理变形的不协调性,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对于解决几何非线性问题,胡-鹫津原理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在工程弹性理论中,广义变分原理可用于推导各种近似理论;在弹性振动和稳定理论中,可用于求固有频率和临界载荷,并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参考书目
胡海昌著:《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δ∏3=0,
(1)式中∏3为弹性体的三类变量广义势能,其表达式为:
式中u(εij)为应变能密度;εij为应变分量;fi为体积力分量;ui为位移分量;σij为应力分量;pi为面力分量;Ω为弹性体所占的空间;B1为位移边界面;B2为受力边界面;ūi和圴i为边界上给定的位移分量和面力分量;dB为面积微元;式中重复下标表示约定求和。在变分式(1)中,ui、εij、σij等15个函数都可有独立的变分,并且事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表面力pi看作是从属于应力σij的量)。从条件(1)可推出弹性力学的全部基本方程,包括应变-位移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上述变分原理的独立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三类,因此称为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它是中国力学家胡海昌于1954年首先提出的,日本的鹫津久一郎于1955年也独立地得到这一原理,所以又称胡-鹫津原理。
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有一种稍弱的形式,即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又称为赫林格-瑞斯纳原理。它由E.赫林格于1914年和E.瑞斯纳于1950年分别独立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为:
δ∏2=0,
(3)式中
式中u*(σij)为余能密度。∏2中的独立自变函数有ui和σij两类共九个。将应变-位移关系代入式(2),消去εij,就可以得到式(4)。 因此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是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在有限元法和工程弹性理论中,广义变分原理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板壳弯曲的有限元计算中,用它处理变形的不协调性,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对于解决几何非线性问题,胡-鹫津原理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在工程弹性理论中,广义变分原理可用于推导各种近似理论;在弹性振动和稳定理论中,可用于求固有频率和临界载荷,并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参考书目
胡海昌著:《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