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超音速气膜冷却
1)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超音速气膜冷却
1.
A typical set of boundary conditions as the practical scramjet was imposed to the 2-D simulation model of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generated by planar slot.
选取了一组接近超燃发动机内部实际工况的边界条件,对二维平行缝槽形式的超音速气膜冷却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了吹风比、缝槽高度和隔板厚度等因素对壁面冷却效率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强度的斜激波入射气膜冷却边界层对壁面冷却效果和压力分布的影响。
2)  film cooling
气膜冷却
1.
Numerical study of film cooling of a flat plate at different blowing ratios;
不同吹风比下平板气膜冷却数值模拟
2.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verse trench configurations on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不同横槽结构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3.
Investigation of supersonic film cooling in flat and convex channels;
直通道和弯曲通道中超声速气膜冷却研究
3)  Film-cooling
气膜冷却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ilm-cooling with Different Cone-shaped Jet Holes;
不同扇形角度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
2.
Influence of curvature on film-cooling on turbine blade surface
圆形孔排的气膜冷却曲率实验研究
3.
2-D,time accurat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unsteady effects of upstream shocks on film-cooling in a 1+1/2 turbine stage were performed.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非定常激波对下游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影响。
4)  film-cooling
膜态冷却;气膜冷却;膜状冷却;薄膜冷却
5)  ultra-fast cooling
超快速冷却
1.
An industrial experiment of developing 590MPa grade dual-phase hot strip steel using laminar cooling + ultra-fast cooling technology on Baotou CSP line was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 work.
以低C-Mn钢为原料,在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采用层流冷却和超快速冷却工艺,开发出厚度为4~11mm的590MPa级热轧双相钢;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马氏体体积分数为8%~12%;抗拉强度为590~620MPa,屈服强度为385~455MPa,断后总伸长率为30%~35%。
2.
The key to the ultra-fast cooling system is to expand the water jet impingement zone of the hot strip surfaces.
分析了轧后加速冷却过程中带钢表面的局部换热机理,认为冷却系统实现超快速冷却的关键在于扩大带钢表面射流冲击换热区的面积。
3.
The test dual-phase steel of 6mm thickness was produced by thin-slab continuous rolling and two stage cooling process,including of laminar and ultra-fast cooling;The mi- crostructures of the test dual-phase steel are ferrite and martensite,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martensite is 12%.
介绍了在包钢CSP线上应用超快速冷却工艺开发540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工业试验概况;以0。
6)  ultra fast cooling
超快速冷却
1.
Fast cooling and ultra fast cooling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a Nb micro-alloyed steels.
通过对含Nb微合金钢控制轧制后,进行快速冷却+超快速冷却工艺的研究,得到了针状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及下贝氏体多相组织。
2.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the range of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overall convection during ultra fast cooling(UFC) is given.
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热轧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范围,对于厚度为3~4 mm的带钢,实现300~400℃/s超快速冷却速率所需的带钢表面对流换热范围约为(4~8)kW/(m2。
补充资料:“瓦尔基里”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瓦尔基里”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瓦尔基里”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瓦尔基里”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xb-70是原北美航空公司于60年代研制的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该机在1965年10月和1966年1月的试飞中,其飞行速度都曾达到过m3,迄今为止,只有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侦察机和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sr-71战略侦察机可以与之相比。

在冷战时期,为了躲避当时速度超过两倍音速的最先进的前苏联歼击机的拦截,并可深入前苏联腹地进行战略轰炸或投放核武器,美国军方不惜投巨资开始研制这种被称为“瓦尔基里”大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并打算作为b-52的后继机装备美国空军的战略部队。

经过不断的修改设计后,第一架xb-70原型机(编号为62-207)于1964年9月21日出厂首飞。这架飞机在第二年的一次试验飞行中,飞行速度达到了m3,高度达到21500米。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62-001)于1965年7月17日首飞,在1996年1月3日的一次试验飞行中飞行速度也达到了m3。

但是在1966年6月18日,第一架原型机在飞行表演时同伴飞的f-104战斗机相撞,全部机组人员遇难,围绕这次重大事故,美国政界一些对研制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反对派,百般挑剔xb-70的种种不足,加上可以拦截它的对手前苏联的米格-25已经问世,此外,由于地空导弹的发展,也使美国的战略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发展xb-70这样的战略武器既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到60年代中期,美国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研制计划终于被下令停止,xb-70“瓦尔基里”飞机就此半途而废。

xb-70轰炸机采用了鸭式、无平尾、大三角翼的总体布局。与sr-71和米格-25高速飞机一样,xb-70也采用了双垂尾,而且为了确保它在m3的速度下飞行时有足够的稳定性,其机翼翼尖部分还可以向下折叠。一般在低空超音速飞行时可下折25度,在高空高速巡航飞行时可下折65度。垂直尾翼采用传统的设计形式,前部是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后面是可操纵的方向舵。

装6台通用电气公司的yj93-ge-3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开加力时单台发动机地面静推力为136.8千牛(13950公斤)。按设计要求,该机可携带22.5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没有自卫性武器装备。它的自卫方式主要依靠高空高速飞行和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作保障。武器主要挂在机身下长而大的弹舱内,在执行核轰炸任务时共可14枚核弹和其它武器。

xb-70共有4名乘员,即正、副驾驶员,轰炸/领航员和防卫系统操作员。座舱位于机头,但位置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驾驶员的视野。飞机座舱前方有一大片涂成黑色的区域,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强反射光,以免影响飞行员的视线和对眼睛造成伤害。座舱内4名乘员的座椅都有弹射救生能力。

尺寸数据:翼展32米,机长59.74米,机高9.14米,机翼面积约585平方米。

重量数据:最大起飞重量约250吨,

性能数据:设计最大速度m3,实验机速度达到3230千米/小时;设计升限25420米,实验机升限22933米,航程12160千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