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清照
1)  Li Qingzhao
李清照
1.
ntoxicated by the Fragrance and the Lingering Charm: True Feelings and Selfhood in Li Qingzhao s Ci;
醉其芬馨 赏其神韵──漫谈李清照词的真情与人格
2.
The True Colors Pure True Feelings Leap——women s conciousness diplayed in Li Qingzhao s works;
本色纯真 真情跃动——李清照词中彰显的女性意识
2)  Li Qing-zhao
李清照
1.
The Express of Aesthetic Object in Li Qing-zhao s Poetry;
试论李清照词的审美客体化
2.
On Language Art in LI Qing-zhao s Lyrics;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
3.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Observ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Value of Women Literature from a Comparison Between Zhu Shu-zhen and Li Qing-zhao;
“闺阁气”与“丈夫气”——从朱淑真、李清照的比较看女性文学的独立价值
3)  li qing zhao
李清照
1.
Li Qing Zhao and Emily Dickinson——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
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中西诗歌创作个案对比分析
2.
The mixed feelings of Li Qing Zhao;
李清照个性心理的复杂性
4)  qingzhao li
李清照
1.
Visualization of Cultural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Ci of Qingzhao Li;
文化女性特质在李清照词中的显现
2.
As a poetess, Qingzhao Li boldly expressed her happiness, anger,grief and joyance and showed her whole life vividly,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李清照作为一个女词人 ,在其作品中能够大胆而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将自己的一生真实地展现 ,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
3.
Qingzhao Li is an outstanding poet in the history of SongCi.
李清照是宋词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其著作《漱玉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Poetess LI Qingzhao
李清照词
1.
Poetess LI Qingzhao penetrates her own inner emotion in her works.
通过李清照词与男性词在写作对象及其精神气质、内容上有无寄托及词风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李清照与男性词人在描写女性方面存在的差异:李清照以词的形式透视自己的内心情感,抒情主人公真率自然、高洁纯朴,其词直抒性灵,别无寄托,词风清新典雅、真切细腻;男性词人多以歌伎舞女为描写对象,词中人物浓装艳抹、柔媚俗气,其词多有寄托,词风艳丽,且采用代言体,无法真正深入人物内心。
6)  works of LI Qingzhao
李清照作品
补充资料: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图片

图片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长诗,吊古讽今,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另外,早年她还写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是宋代重要的词论。其诗文谈史论世,兼及文艺,题材较为广泛。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广为流传。
   
   

山东济南李清照纪念馆

山东济南李清照纪念馆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