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1)  Marxist view of human essence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1.
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o m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chieve real results,in addition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Party s excellent tradition for many years,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grasp foundimentary Marxist view of human essence,and focus on the multi-directional and multi-layere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reality.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除了继续弘扬我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之外,还需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观点,依据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注重多方位、多层次的开拓与创新。
2)  Marxism human nature
马克思人的本质
3)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by Marx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1.
Such an outlook is built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by Marx and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Party members and common people,for it is a corr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neglec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beings.
面对发展中突出的人的问题,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它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以物为本"的校正,必将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4)  Marxism Morals Essence View
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
5)  Marxism's outlook on essence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
6)  Marxist human-based point of view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观
1.
Marxist human-based point of view confirms that human beings are the sum total of all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natural attributes depend on their social activities.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观肯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依附于人的社会活动。
补充资料:马克思墓
马克思墓
马克思墓

马克思墓

马克思的晚年是在伦敦度过的,他于1883年逝世后的安息之地在大伦敦城北部著名的海格特公墓。150年前马克思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为纪念这位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英、法、德、美等国今春先后重新出版了《共产党宣言》。5月的英伦正是飞花飘翠的时节,笔者在繁忙的采访之余,特地利用一个周日的上午来到海格特公墓拜谒这位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途中与几个德国人相遇,他们也是去公墓的。联想到马克思是一位出生在特利尔的德国人,或许他们也是去拜谒马克思的。由于语言的障碍,我们无法交流,只好用简单的英语表示我们也是去海格特公墓的。

海格特公墓在海格特山的一侧,和海格特公园连为一体。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过满目青翠、飞鸟盘旋的公园,山脚下即是公墓。一条山路将公墓分成两处,漆黑的拱形大铁门肃穆沉重,门上安有好几块形状不同的铭牌,每块铭牌似乎说明不同时期的名人在这里安息。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墓的铭牌镶嵌在左侧的铁门上。先行的德国人走进右侧的铁门里了,显然他们并不是来拜谒马克思墓的。公墓管理处只有两位堪称祖父祖母的老人。当我们意欲进门时,门外的老妇示意我们必须先买票,6英镑一张,接着,老妇看着我们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说,摄像机不能带进公墓,照像可以,但还要交两英镑摄影费。来之前就听说,这公墓原本是不收费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凡是参观马克思墓的都要收费。随后,她向左边的大门一指说,“你们是来参观马克思墓的吧,请从左门进,进去后直走100米,左拐不远就到了。”当我问她怎么知道我们是来参观马克思墓时,她说:“来这里的东方人都是来看马克思墓的。”“现在来参观马克思墓的人多吗?”我们问,她边利索地打开大铁门,边说:“这些年来参观马克思墓的人少了,前些年很多,我们这里还有不少其他的名人墓地,比如法拉弟、斯潘赛等。”

进了公墓,两旁花木之中既有精美绝伦的墓穴,也有破落衰败的残坟。向前走100米,向左拐再走100米,渐渐地我看到在道路的右侧,出现了一处敢说所有无产阶级革命者都再熟悉不过的景象:一座长方体的墓碑,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墓碑上方,墓地整洁肃穆,光滑的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的马克思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依然在阳光下闪烁金光。最让我们惊讶的是在马克思墓碑下放着几束鲜红的玫瑰,有几枝凋谢了,显然是前几天敬献的,有一大束玫瑰是鲜艳的,该是当天放置的。马克思墓实际上是他的家族墓地,碑文上写明,先于他安葬此地的是他的夫人燕妮,他的大女儿和他的外孙,马克思去世后,又安葬此地的是他的二女儿和二女婿。马克思墓在整个墓区里显得相当伟岸醒目,硕大的青硐雕像给人一种隽永的感觉,墓碑上镌刻的碑文每个字都用金粉描就,仔细看来,有几个碑文是在破碎后又补就的,显然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过程中,这里也经历过不平静的时刻。眼前的马克思墓在经历了岁月的飘摇之后,依然是那么庄严、肃穆、整洁,确实给我们这些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方人以心灵的震撼。我想这肯定不是公墓管理人员刻意保护的,在资本主义的英国,政府是不会有这笔开支的,因为同样是一些王公贵族、巨商大贾的墓地在这里有不少已凋零破败。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仍有不少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们,用自己的行为表达着对这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崇敬之情。

返程的路上,我们看到又有一些肤色各异的人们往前走100米,向左拐去……此情此景,仿佛向我诉说,伟人是不会被忘记的,他的学说将和他的安息之地一样激励着人们前行。(《光明日报》1998年7月1日 作者马晓毅)

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