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信息经济
1)  information economy
信息经济
1.
Study on 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n private enterprises under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y;
信息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组织战略设计与调整
2.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parate price of real estate marke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y;
信息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价格离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3.
The challenges and tac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our country s information economy;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  information economics
信息经济
1.
This paper,in the view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discusses the types,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2P network and its development.
信息经济学角度,讨论P2P网络的类型、技术特征,P2P网络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P2P用户的行为及其发展历程。
2.
This paper not only summarizes theory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measure,but also sums up measure study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y policy.
本文从信息经济测度的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综述了信息经济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3.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measure system to calculate, analyze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ta-synthesis, an effective model-building method.
信息经济系统属于复杂系统,对其进行测算、分析和评估的测度体系也有其复杂性。
3)  Economic information
经济信息
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especially in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a large variety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cheating behaviors turn up,and because of this,it prevents our society from developing seriously.
经济信息欺诈行为普遍存在。
2.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sear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the economic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主要介绍互联网上经济信息检索的一些方式和技巧。
4)  information economics
信息经济学
1.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alysis on “Zhejiang province farmer mailbox”;
“浙江农民信箱”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2.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in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信息经济学在责任会计中的运用
3.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regional combined design based on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alysis;
经济区整合机制设计的信息经济学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地区为例
5)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信息经济学
1.
It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pattern and protocol of bibliographic servic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demonstrates its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nefit and network economic benefit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etrics.
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的角度,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服务理论的变革;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与应用、服务模式、服务协议;从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与信息经济学、信息计量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信息资源效益与网络经济效益,从而得出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以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作为价值标准。
6)  Science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经济信息学
1.
Collective Work on Science of Economic Information——A Review of Science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经济信息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市场经济信息学》
补充资料: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而言的,后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因此后工业社会的经济部门一般分为农业与采矿业,制造业和信息业。

  所谓%26quot;信息经济%26quot;是出于对经济的这样一种思考:人类的整个经济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有关的;一类是与信息产生和形态转换有关的,这一思想承袭了N.维纳的%26quot;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26quot;这一基本思想。因此,信息经济的概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的,严格定义下的信息经济,只包括与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和流通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的总和称为信息经济。第二层次是统计性的,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可以将国民经济中的各部门、各行业按产业的特质加以划分。这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或信息业是同文语。一般而言,信息经济是指依靠更多的知识信息,生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费更少、质量更好、更耐用的产品的经济。它要求产品中包含的信息比重最大限度地增加,物质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它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其特征是机械化;信息经济则是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工业化时期的机械化,延伸了人类的肌肉,而现代化的微电子技术则把人类的智力加以延伸。人造卫星、微型汽车等都由于采用微电子技术而减少了体积,增加了智能,变得更为有用;同时,节约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信息经济要求把更多的知识信息运用于生产技术,运用于设计、管理、劳务、维护、运行、消费、市场等环节。它鼓励劳动者和管理人员增加产品价值,因而发展信息经济需要更多的、富有智慧的劳动者和管理。另一种解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源泉。信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始终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因此可以说,信息经济使服务业的劳动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农业而小于工业,居第二位。一般地说,信息经济的概念总是根据信息和产业信息活动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确定的。

  1958年,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F.马克鲁普首次计算了知识产值和分布量。他把知识的生产、处理和传播分成五大类:(1)教育,(2)研究与开发,(3)通讯手段,(4)信息机械,(5)信息服务。据他的估算,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9%,即1364亿美元于知识产业,从事知识部门工作的人占就业总人类的31%。重要的还有,他估算了从1947年到1958年,知识产业的以每年10.6%的速度递增,为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两倍。

  1967年,马克%26middot;波拉特为了明确计算信息活动的价值,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究竟占多大比例,将美国经济分为五大部门,一是一级信息部门,包括所有生产信息机械或将信息服务作为商品出售的行业;二是二级信息部门,包括公立机构和民间企业;三是民间的产品生产部门;四是公共生产部门,五是家务部门。计算的结果是:美国1967年国民收入中近27%来自一级信息部门,21%来自二级信息部门。将两大信息部门综合考虑,1967年美国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薪金总额,来自信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处理和传播等活动。

  从劳动力构成比例来看,1970年,信息部门的人数约3700万,农业部门不到250万,工业2290万服务业1750万,如按百分比计,信息部门劳动力已超过46%,农业劳动力仅3%,工业占28.6%,服务业占21.9%。

  综上所述,信息生产已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成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经济已变成某种形式的信息经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