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鸦片战争
1)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
1.
On Qi Shan in the Opium War traitor guilty of the establishment;
试论琦善在鸦片战争中卖国罪名的不成立
2.
Seeing Abolition of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of Qing Government From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看清政府国防教育的驰废
3.
Identifying with Heroes by Authority and Among the People in the Case of Hailing’s Death during the Opium War;
从海龄之死看鸦片战争时期官方与民间的英雄认同
2)  Opium War
鸦片战争
1.
Glance at Appeasement Diplomatic Policy of Qing Dynasty in Opium War-era;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怀柔外交思想初探
2.
A research in the composition of traitors during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时期“汉奸”人员构成问题研究
3)  the Opium Wars
鸦片战争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tea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ium Wars;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2.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Reasons of the Retardedness of Chinese Sea Defence after the Opium Wars;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防建设迟滞原因探析
3.
Comment on Traitors in the Opium Wars;
试论鸦片战争中的汉奸问题
4)  before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前
1.
The "Silver Outflow Penonmenon" is already obvious before the Opium War in China.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白银外流现象已经较为明显。
5)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后
1.
Changes in Fujian Ocean Shipping Industry After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后福建海洋航运业的变化
6)  the second Opium War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Reasons for Failure of Dagu Battle in the Second Opium War;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战役失败的原因
2.
Charles Cousin Montauban and the Second Opium War;
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公布的档案文献揭露英军焚毁圆明园之真相
3.
Ye Mingchen and the Second Opium War;
论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补充资料: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战争背景 19世纪初,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流毒极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鸦片的大量输入,还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鸦片贸易使清朝的吏治愈益腐败,军队更加失去战斗力,而白银源源外流,使清朝财政陷入困境。因此,严禁鸦片的主张曾居上风。道光十八年冬,林则徐奉召晋京。道光帝多次召见,授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25日(四月二十二至五月十五),林则徐率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烟土全部当众销毁。禁烟运动获得初步胜利。
    
   

广州虎门林则徐销烟地遗址

广州虎门林则徐销烟地遗址


   
    战争过程  鸦片贸易被严厉取缔后,英国资产阶级立即策划发动侵略战争。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次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派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 。1840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支付军费案。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船舰40余艘及士兵4000余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英军到达中国海面后,首先封锁珠江口。懿律看到广东军民早有戒备,决定率主力北上。7月,英军进犯福建厦门,被已调任闽浙总督的邓廷桢督师击退。接着,北犯浙江,攻陷定海。8月,英舰抵达天津白河口,投递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致清政府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到天津海口与英军谈判。琦善向懿律表示将查办林则徐等,希望英军返掉南旋,等候清政府处置。英军乃于9月折回南方。道光帝即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与英方继续谈判。11月底,琦善到达广州。他撤除防务,遣散水勇,镇压抗英群众。此时,义律接替懿律为英国全权代表,步步进逼。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陷沙角、大角炮台,琦善慌忙求和,义律乘机提出《穿鼻草约》,并于20日单方面公布。其中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条款。
   沙角、大角炮台失陷后,道光帝决定宣战,任命御前大臣、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调派大军开往广东。2月下旬,英军先进攻虎门炮台,琦善拒派援军,守将关天培等壮烈牺牲,炮台失陷。4月,奕山到达广州。5月,贸然发动夜袭,英军乘机反扑,占领城郊各据点,炮轰广州城。奕山派人求和,与英订立《广州和约》。其中规定清军退出广州,向英军缴纳“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对《穿鼻草约》的内容不满,决定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8月璞鼎查率领援军到达香港,不久即攻占厦门,清总兵江继芸力战牺牲。9月,英军北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等英勇战死,定海再陷。10月,英军进攻镇海,两江总督裕谦坚决抵御,城陷时投水自尽。宁波旋也陷入敌手。同时,英舰窜扰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浙江连失3城,清政府决定第二次出师,派协办大学士、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率军驰往浙江。奕经到达绍兴后,企图侥幸取胜,分兵进攻3城,结果惨败。英军反攻陷慈溪,奕经等逃至杭州。清政府派盛京将军耆英前往浙江主持对英交涉。但英军决定乘虚而入,按既定计划侵入长江  。1842年5月,英军攻陷乍浦,6月再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据台死守,力竭牺牲,宝山、上海相继陷落。英军溯长江西上,于7月下旬进攻镇江。清副都统海龄所部顽强抵抗,经过激烈巷战,终于失守。8月初,英舰直抵南京江面,耆英等赶到南京议和。鸦片战争至此结束。
    
   

鸦片战争中英舰攻击大角沙炮台(绘画)

鸦片战争中英舰攻击大角沙炮台(绘画)


   
    影响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1842年8月29日),清钦差大臣耆英与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条约签订后,双方在广东继续谈判。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0月8日,耆英与璞鼎查在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被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该约中,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同时还制订了海关税则。《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分别强迫清政府订立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此,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