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相对损伤参数
1)  relative damage parameter
相对损伤参数
1.
A relative damage parameter is presented using the power spectrum energy ratio of sideband to vibration.
试验结果显示,振动场下微裂材料的非线性超声调幅特征十分明显,2根损伤试件在不同损伤水平上的相对损伤参数有较大改变,且在相同损伤水平上两者十分接近;而对比无损试件的相对损伤参数变化很小。
2)  relative damage factor
相对损伤因数
3)  damage parameter
损伤参数
1.
Size effect of damage parameter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混凝土损伤参数的尺寸效应
2.
The remaining life formula of the neoteric architecture,whose core is damage parameter,is established,in which the feature of the neoteric architecture has been considered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structure s remaining life are referred.
借鉴已有结构剩余寿命研究的成果,以损伤力学为基础,从房屋结构损伤角度,结合近代建筑的特点,通过无损检测、损伤参数的无损识别,将损伤参数和寿命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以损伤参数为核心的近代建筑剩余寿命预估公式,定量地给出了其剩余使用年限,并提出了结构维修后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对工程应用十分方便、实用。
4)  relative damage
相对损伤度
1.
Simulatio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damage of rock and fracture permeability after exploding wave bypassing
激波掠过后岩石相对损伤度与裂缝渗透率关系模拟实验研究
5)  softening damage parameter
软化损伤参数
1.
A study on calving property and softening damage parameter of GRS;
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性及软化损伤参数研究
6)  damaging diagnostic parameter
损伤特征参数
1.
Using the AR model auto - regression coefficient to form function of distance - based identification, defining structural damaging diagnostic parameter and introducing statistic analytical method to identify abnormal structural state and lacate damage.
利用AR模型的自回归系数构造距离判别函数、定义结构损伤特征参数,并引入统计分析方法,对结 构的异常状态诊断及损伤定位。
补充资料:《尚书纬·考灵曜》中关于相对性原理的概念
      中国古籍《尚书纬·考灵曜》(见彩图)载:"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文选》卷十九《张茂先励志诗》唐李善注引)该书又写道:"春则星辰西游,夏则星辰北游,秋则星辰东游,冬则星辰南游。"(明孙瑴辑《古微书》卷一《尚书纬》)。
  
  经典物理学指出,在封闭船舱中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发现该船是外在静止的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作者伽利略曾以"表明所有用来反对地球运动的那些实验全然无效的一个实验"为题,详细地叙述了封闭船舱内发生的现象。他写道:"把你和一些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再让你们带几只苍蝇、蝴蝶和其他小飞虫,舱内放一只大水碗,其中放几条鱼,然后,挂上一个水瓶,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下面的一个宽口罐里。船停着不动时:你留神观察:小虫都以等速向舱内各方向飞行;鱼向各个方向随便游动;水滴滴进下面的罐子中;你把任何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向这一方向不必比另一方向用更多的力;你双脚齐跳,无论向那个方向跳过的距离都相等。当你仔细地观察这些事情后(虽然当船停止时,事情无疑一定是这样发生的),再使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丝毫没有变化,你也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伽利略要说明的一个根本思想是:不能以任何力学实验来判断舟行还是舟止,从而证明地球是在运动的,而人也不能对此有所觉察。在伽利略以后,经过了将近3个世纪的努力,人们逐渐认识到,提出在封闭船舱中舟行而人不觉这一说法的重要意义。最后A.爱因斯坦推广了这一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认为惯性系统中观察光学和电磁现象的规律也不变,并把它作为狭义相对论两大基础之一。
  
  《考灵曜》早于《对话》至少约1 500年,上引《考灵曜》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后来所说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最古老的叙述。
  
  《尚书纬·考灵曜》的著者不详,但至少成书于东汉时代。《隋书·经籍志》记载了不少在隋代散失了的书,其中有"《尚书纬》三卷,郑玄注"。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考灵曜》是《尚书纬》中的一篇。该书的原始稿本有可能在更早的时候、甚至在西汉时期已经成书,也未可知。郑玄卒后32年诞生的晋代张华,在所著的《博物志》中曾引述《考灵曜》中的这段文字。
  
  《尚书纬》在隋时被禁焚毁,但《考灵曜》中的这段文字仍然保存下来,见于隋代以后的历代典籍中。虽然在各种书的转引文字中,个别字稍有增减。不过基本内容和思想是一致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