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
1)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
2)  N-methy1-N-nitro-N-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
3)  N-methyl-N'-nitr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胍
1.
Study on the Synthetical Technics of the Intermediate of Thiamethoxam—N-methyl-N'-nitroguanidine;
噻虫嗪中间体N-甲基-N’-硝基胍的合成工艺研究
4)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
N-甲基-N5-硝基-亚硝基胍
5)  Nmethyl N'nitrosoguanidine (MNNG)
N-甲基-N'-亚硝基胍(MNNG)
6)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1.
METHODS: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FL cells),hepatoma cells(HepG2 cells)and cervical cancer cells(HeLa cells)were treated with N-methyl-N -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N-nitroso alkylating agent)and benzoapyrene-7,8-dihydroxy-9,10-epoxide(BPDE,the metabolic activated form of Benzoapyrene).
方法:分别用N-亚硝胺类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的终致癌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PDE)处理人羊膜上皮FL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
2.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s involved in N-methyl-N -nitro-N-nitrosoguanidine, benzo[a]pyrene-7,8-dihydrodiol-9,10-epoxide and mitomycin-induced cellular response in FL cells;
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形成的终致癌物)以及交联性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羊膜细胞FL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
补充资料:4-甲基-2-硝基酚

国标编号 61717
CAS号 119-33-5
分子式 C7H7NO3;O2NC6H3OHCH3
分子量 153.14

黄色固体; 蒸汽压 2.93kPa/125℃;闪点108℃;熔点32~35℃;沸点125℃/2.93kPa;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24;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5(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过长时间的接触,可引起眼睛的损伤或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36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编
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