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ur great medical experts in Jin & Yuan dynasty
金元四大医家
2) Jin-Yuan Sida Yixuejia
金元四大医学家
3) the four eminent physicians in Jin and Yuan period
金元四大家
1.
Integrating medical psychology from Huangdi s Internal Medicine,the four eminent physicians in Jin and Yuan period formed individualize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心理疗法的繁荣时期,金元四大家将《内经》的医学心理学思想融合到自己的学说中,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在此阶段也获得了很大发展。
4) Physician of Jin and Yuan Dynasty
金元医家
1.
Review Contribution of Pr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on Physician of Jin and Yuan Dynasty;
简评金元医家对方药分类的贡献
5) four scholastic sects of Jin-Yuan dynasties
金元四家
6) doctors in Song-Jin-Yuan Dynasty
宋金元医家
补充资料:金元四大医学家
金元时期,在唐宋医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各有创见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医学流派。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他们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约1110~1200),字守真,号通元处士,河间人。他在医学上大力提倡运气说,著有《图解素问要旨》八卷,以运气说研究《素问》;又著《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详细论述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他认为六气都从火化,故行医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完素生于北方,他根据北方人的性格、饮食特点,以寒凉药剂治病,疗效显著。刘完素的学说称"寒凉派"。弟子有罗知悌等。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睢州考城(今河南民权西南)人。他在学说上推崇刘完素,用药也多寒凉。又在钻研古医书"汗下吐法"的基础上,创"张子和汗下吐法",主张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从正的学说称"攻下法"。著有《儒门事亲》十四卷,弟子麻九畴尽得其传。
李杲(约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先生。镇州(今河北正定)人。幼年好医药,不惜千金从名医张元素学医,尽得其传。张元素治病主张不用古方,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创古今异轨之说,用药方法为之一变。李杲师承其说,极论寒凉之害,主张以脾土为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创补中益气、升阳益胃之说,用药与张元素相同,称"补土派"。以治疗伤寒、痈疽、眼目为专长。著有《伤寒会要》、《脾胃论》等。弟子有王海藏、罗天益等。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学者尊为丹溪翁。婺州义乌人。初习科举学业,后弃儒习医。拜罗知悌为师,知悌授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书。他研求三家学说,推衍其义,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主张重在滋阴,故称"养阴派"。丹溪是南方人,南方人身体较弱,好食者多,所以用清滋之品,颇能见效。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题》、《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等。
刘完素(约1110~1200),字守真,号通元处士,河间人。他在医学上大力提倡运气说,著有《图解素问要旨》八卷,以运气说研究《素问》;又著《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详细论述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他认为六气都从火化,故行医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完素生于北方,他根据北方人的性格、饮食特点,以寒凉药剂治病,疗效显著。刘完素的学说称"寒凉派"。弟子有罗知悌等。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睢州考城(今河南民权西南)人。他在学说上推崇刘完素,用药也多寒凉。又在钻研古医书"汗下吐法"的基础上,创"张子和汗下吐法",主张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从正的学说称"攻下法"。著有《儒门事亲》十四卷,弟子麻九畴尽得其传。
李杲(约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先生。镇州(今河北正定)人。幼年好医药,不惜千金从名医张元素学医,尽得其传。张元素治病主张不用古方,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创古今异轨之说,用药方法为之一变。李杲师承其说,极论寒凉之害,主张以脾土为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创补中益气、升阳益胃之说,用药与张元素相同,称"补土派"。以治疗伤寒、痈疽、眼目为专长。著有《伤寒会要》、《脾胃论》等。弟子有王海藏、罗天益等。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学者尊为丹溪翁。婺州义乌人。初习科举学业,后弃儒习医。拜罗知悌为师,知悌授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书。他研求三家学说,推衍其义,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主张重在滋阴,故称"养阴派"。丹溪是南方人,南方人身体较弱,好食者多,所以用清滋之品,颇能见效。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题》、《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