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ngherhens cell histiocytosis/therapy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
2) 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
Clinlic analysis of 18 cases of 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
18例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
3)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
Analysi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43 children with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t diagnosis
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初诊临床特征分析
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颈椎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
4)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1.
Clinical analysis of 26 cases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26例临床分析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 in children, so as to improve diagnosis level and decrease misdiagnosis rate.
目的探讨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5) Langerhans's cell histiocytosis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6)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
Adult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 mandible and hard palat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累及下颌骨及硬腭的成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
The exam and signification of serum values of soluble CD154,RANKL and osteoprotegerin in patients with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可溶性CD154与可溶性NFKL激活受体及骨保护素水平临床意义的研究
3.
CT findings of cervical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颈椎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征象分析
补充资料:朗格,F.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1890年12月5日生于维也纳,1976年8月2日卒于洛杉矶。1918年进入德克拉影片公司任编剧,也曾从事剪辑工作,后升为导演。
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混血儿》(1919)。随后他导演了《切腹》(1919)、《蜘蛛》(上下集,1919、1920)等片。由于《蜘蛛》上集受到观众极大欢迎,因而他急于拍摄下集,故放弃了本来准备由他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1921年,导演了他的成功之作《疲倦的死》。影片充满了神秘色彩,是一部表现派的作品,在德国电影史中占有一定地位。随后他又导演了《赌徒马布斯博士》(1922),通过围绕马布斯博士展开的情节影射了当时德国的现实。以后他又拍过几部有关马布斯博士的影片。接着他又导演了影片《尼伯龙根之歌》(1924)、《大都会》(1927)、《间谍》(1928)、《月中的女人》(1929)。1931年,他导演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M》,这是一部描写一个变态心理的杀人凶手的影片,很好地运用了音响、形像、象征手法等因素。第二年,他导演了影片《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由于有影射纳粹夺权后将给德国带来灾难之嫌,被当局禁映。于是朗格于法西斯上台前夕逃离德国。朗格先到法国,后去好莱坞,1936年导演了一部以反对私刑为题材的影片《狂怒》,获得成功。随后摄制了由H.方达主演的影片《你只活一次》(1937)、西部片《弗兰克·詹姆斯的归来》(1940)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导演了两部反法西斯主义的影片《追逐男人》(1941)和《杀人者死》(1943,与B.布莱希特共同编剧)。
50年代中期他返回联邦德国,应邀与 T.von哈尔布合写了电影剧本《艾施纳普尔之虎》(1959)和《印度墓碑》(1959)。1960年他完成了关于马布斯博士的最后一部影片《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睛》。
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混血儿》(1919)。随后他导演了《切腹》(1919)、《蜘蛛》(上下集,1919、1920)等片。由于《蜘蛛》上集受到观众极大欢迎,因而他急于拍摄下集,故放弃了本来准备由他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1921年,导演了他的成功之作《疲倦的死》。影片充满了神秘色彩,是一部表现派的作品,在德国电影史中占有一定地位。随后他又导演了《赌徒马布斯博士》(1922),通过围绕马布斯博士展开的情节影射了当时德国的现实。以后他又拍过几部有关马布斯博士的影片。接着他又导演了影片《尼伯龙根之歌》(1924)、《大都会》(1927)、《间谍》(1928)、《月中的女人》(1929)。1931年,他导演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M》,这是一部描写一个变态心理的杀人凶手的影片,很好地运用了音响、形像、象征手法等因素。第二年,他导演了影片《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由于有影射纳粹夺权后将给德国带来灾难之嫌,被当局禁映。于是朗格于法西斯上台前夕逃离德国。朗格先到法国,后去好莱坞,1936年导演了一部以反对私刑为题材的影片《狂怒》,获得成功。随后摄制了由H.方达主演的影片《你只活一次》(1937)、西部片《弗兰克·詹姆斯的归来》(1940)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导演了两部反法西斯主义的影片《追逐男人》(1941)和《杀人者死》(1943,与B.布莱希特共同编剧)。
50年代中期他返回联邦德国,应邀与 T.von哈尔布合写了电影剧本《艾施纳普尔之虎》(1959)和《印度墓碑》(1959)。1960年他完成了关于马布斯博士的最后一部影片《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