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献复习
1)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复习
1.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nasal malformation with triple nostrils appearance(literature review and clinical analysis);
外观呈三鼻孔样先天性鼻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文献复习及临床分析
2.
Four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econdary to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 pulmonary disease or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 pulmonary disease secondary 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肺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互相继发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Document restoration
文献修复
3)  compound documents
复合文献
1.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tegories of compound documen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its description,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详细阐述了复合文献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了描述与利用复合文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化的信息转换及网络发布是解决复合文献管理、利用难的有效方法。
4)  restoring literature
修复文献
5)  comprehensive documents
复合型文献
1.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s in the library, the number of comprehensive documents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difficulti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mpilation work in a library.
随着图书市场的改革,各类复合型文献激增,其分类尺度难以把握,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图书馆分编工作带来困难。
6)  the amount of duplicates of documents
文献复本量
补充资料:复习
      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防止产生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使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理解而无复习还不能保证精确而牢固的记忆。经常复习是使学习材料长期保持在记忆中的一个基本方法。复习对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是必要的,复习不仅能增强记忆,而且也能促进理解。复习的效果虽然受复习次数的制约,但它不是机械地取决于复习的次数。要使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复习的正确组织。心理学研究阐明了正确地组织复习的一系列条件:
  
  ①及时复习。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复习必须及时。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第一组间隔1天复习,第二组间隔3天复习,第三组间隔 6天复习,为达到熟记的程度,第一组平均需要复习4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6次,第三组则平均需要复习 7次。实验结果表明,及时的复习可以提高熟记的效果。
  
  ②复习中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如在实验中让受试者识记课文的内容,在一种场合通过连续阅读 4次进行识记;在另一种场合是通过阅读2次和重现2次,即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在熟记后经过 1小时测定两者保持的百分比分别是52.5%和75.5%,经过1天之后是30%和72.5%,经过10天之后是25%和57.5%。结果表明,后者的效果远远超过前者。重现在熟记中之所以会提高效果,是因为重现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同阅读相比,它要求大脑处于更加活跃的状态,这种激励作用有利于识记。另外,通过重视可以有效地检查识记的情况,借助于这种信息反馈作用,能更好地分配复习。
  
  ③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进行,这叫做集中复习;复习也可以在复习之间间隔一定时间而分次进行,这叫做分配复习。实验证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一般优于集中复习。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要求受试者熟记诗篇和课文,在一种场合采用了集中复习的方式进行熟记,而在另一种场合是把复习分配在3天当中,每天把全部材料阅读一遍。结果表明,在集中复习时需要14~15分钟才能记住的材料,在分配复习时平均8~9分钟就可以记住。20天后进行的检查表明,在重现的精确性方面,也以分配复习为佳。在采用分配复习时,复习之间的间隔不宜过长。实验表明,在1天、3天、6天的三种间隔中,1天的间隔产生了最好的效果。分配复习的间隔也不宜过短。另据实验,复习之间的间隔为半小时需要复习11次,间隔为2小时需要复习7.5次,间隔为10小时需要复习 5次。分配复习所以一般优于集中复习,是因为集中复习的神经过程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配复习可以使抑制得以消除。
  
  

参考书目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63。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