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司帕沙星片
1)  sparfloxacin tablets
司帕沙星片
1.
Determination of related substances in sparfloxacin tablets by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司帕沙星片的有关物质
2)  Sparfloxacin dispersible tablet
司帕沙星分散片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 vitro dissolution and in vivo absorption of Sparfloxacin dispersible tablets tablets.
目的研究司帕沙星分散片的人体内外相关性。
3)  Sparfloxacin
司帕沙星
1.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parfloxacin dispersible taliets;
司帕沙星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
Determination of Sparfloxacin by Flow Injection-Inhibited Chemiluminescence;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司帕沙星
3.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erbiun-Sparfloxacin Huorescence System;
铽-司帕沙星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4)  Sparfloxacin zinc
司帕沙星锌
1.
Objective:Sparfloxacin zinc was synthesized and sparfloxacin zinc ointment was prepared,the study of drug qua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suffice the demand of therapy in clinics.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锌合成的可行性及品质可控性。
5)  sparfloxacin
司帕沙星脂质体
1.
Preparation of sparfloxacin liposome by ethanol injection;
乙醇注入法制备司帕沙星脂质体
6)  sparfloxacin eyedrops
司帕沙星滴眼液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parfloxacin eyedrops so as to determine its expiry date.
目的考察司帕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期。
补充资料:司帕沙星片
药物名称:司帕沙星片

英文名:Sparfloxacin Tablets

汉语拼音:

主要成分:司帕沙星

性状: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黄色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合成过程中的DNA旋转酶的作用,为杀菌剂。
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等有明显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奈瑟菌属(淋球菌等)等亦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还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分枝杆菌属也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优于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同类产品。

药代动力学:据文献资料介绍,健康成人空腹单次口服200mg时,服药后4小时左右,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其值为0.58μg/ml,消除半衰期较长,为16小时左右。口服后主要在小肠吸收,胃几乎不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2%~44%。
高龄者单次口服150mg时,血浆药物浓度峰值为1.72μg/ml,平均消除半衰期为26小时左右。口服吸收后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胆囊(约为血浆药物浓度的7倍);其次为皮肤、前列腺、子宫、卵巢、耳、鼻、喉组织、痰液、前列腺液、尿液及乳汁中(约为血浆药物浓度的1.5倍);再次为唾液、泪液(约为血浆药物浓度的0.7~0.8倍);最低为眼房水及脊髓液。
健康成人单次口服200mg后72小时,用药量的12%以原形药物及29%以葡萄糖醛酸共轭物从尿中排泄,51%以原形药物从粪便中排泄。
和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合用与单独使用相比较,血浆半衰期大致相同,血浆药物浓度峰值及曲线下面积降低21%及35%。
健康成人及患者合用与茶碱时,本品不影响血浆中茶碱浓度.

适应症: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包括:
1.呼吸系统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等;
2.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伤寒、感染性肠炎、沙门氏菌肠炎等;
3.胆道感染:如胆囊炎、胆管炎等;
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子宫颈炎、前庭大腺炎等及由溶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5.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脓疱疮、集族性痤疮、毛囊炎、疖、疖肿、痈、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皮下脓肿、汗腺炎、乳腺炎、外伤及手术伤口感染等;
6.口腔科感染:如牙周组织炎、牙冠周炎、颚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1~0.3g,最多不超过0.4g,每日一次,疗程一般5~10天。可据病种及病情适当增减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下列反应:
1.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软便、腹泻、腹胀、便秘、血便、口腔炎等;
2.过敏反应(包括光敏感反应):如皮疹、发热、局部发红、水肿、瘙痒、水疱、红斑、充血等;
3.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昏、烦躁、失眠、痉挛、震颤等;
4.实验室检查:GOT、GPT、ALP、LDH、BUN、血肌酐及总胆红素升高,也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白血球、红血球、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等;国外有QT轻度延长的报告。
5.其他:偶见肌腱炎、伪膜性肠炎、间质性肺炎、休克、过敏综合症(呼吸困难、浮肿、声音嘶哑、潮红、瘙痒症等)、眼粘膜综合症(史蒂文斯-翰逊综合症)、低血糖、麻木感、不舒服感、疲倦感等;

禁忌症: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光过敏患者慎用或禁用。
2.用药期间,应尽可能避免接触日光、暴晒。若有光过敏症状产生,如皮疹、瘙痒、水疱局部发红等,必须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治疗。
3.肝、肾功能异常者应慎用或适当降低剂量。
4.有癫痫史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慎用。
5.可能有QT延长的患者,如心脏病患者(心律不齐、缺血性心脏病等)、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等,应慎用。
6.高龄者慎用,若使用应适当降低用量。
7.同依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一样,与非甾体抗炎药(如联苯丁酮酸、丙酸衍生物等)合用时,有引起痉挛的罕见报告。
8.与含有铝、镁、铁的抗酸制剂合用时,可降低本品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规格: 0.1g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暂定一年

处方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