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叶下珠片
1)  Yexiazhu Tablets
叶下珠片
1.
Yexiazhu Tablets Treat Recurrent Chronic Hepatitis Ⅱ after Stopping LAM Taking;
叶下珠片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2)  Yexiazhu tablet/therapeutic use
叶下珠片/治疗应用
3)  Phyllanthus urinaria L
叶下珠
1.
Protection of Ethanol Extrac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for Liver against Experimental Lesion in Mice and Rats;
叶下珠醇提物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ellagitannin from Phyllanthus urinaria L.;
叶下珠新鞣花鞣质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3.
Determination of stigmasterol,β-sitosterol and lupeol in phyllanthus urinaria L by HPLC;
HPLC法测定叶下珠中豆甾醇、β-谷甾醇和羽扇豆醇
4)  Phyllanthus urinaria
叶下珠
1.
Study on HPLC Fingerprints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叶下珠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2.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n cultivation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叶下珠人工种植正交实验研究
3.
Effects of fraction from Phyllanthus urinaria on thrombosis and coagulation system in animals;
叶下珠有效部位静脉注射对动物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5)  Phyllanthus
叶下珠属
1.
Pollen Morphology of Phyllanthus (Euphorbiaceae);
大戟科叶下珠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our Phyllanthus urinaria L s pollen morphology,examine the enzyme the enzyme component and investigate the pollen extrating liquid s pharmacology affention.
目的 研究叶下珠属 4种植物花粉的形态、酶组分含量及药效作用。
6)  phyllanthin ['filənθin]
叶下珠素
1.
HPLC determination of phyllanthin constituent in Phyllanthus urinari 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中叶下珠素含量
补充资料:叶上珠
【通用名称】
叶上珠
【其他名称】
叶上珠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
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藏青荚叶或中华青荚叶的叶和果实。
【植物形态】
①青荚叶(《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绿叶托红珠。 落叶灌木,高1~3米嫩枝绿色或紫绿色。叶互生,卵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长3~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基部上方边缘具细齿,齿端具细尖,近基部处有刺毛状芽齿,两面均平滑无毛,光绿色;叶柄长1~2.5厘米,有时具针形分枝的小托叶,边缘具睫毛。花雌雄异株,绿白色,雌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上面中脉的近中央处;雄花10~12朵形成密聚伞花序;花瓣3~5,三角状卵形;雄花具雄蕊3~5;雌花子房下位,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林下。分布陕西、河南、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②西藏青荚叶,又名:西域青荚叶。 落叶灌木,高达2~3米。嫩枝黄褐色。叶互生,薄革质,倒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具有尖尾,基部楔形,边缘具刺状锯齿,基部全缘;托叶边缘具钝齿。花雌雄异株,雄花成密聚伞花序,着生于叶上面的中脉上,近叶基部,或生于嫩枝上,雌花1~3朵簇生于叶上面中脉上,花瓣4,三角状卵形,浅紫色,雄花具雄蕊4;雌花子房下位,核果红色,具5梭。花期4~5月。果期6月。 多生于海拔1200~2400米的半阴斜坡或山地阴湿的林下。分布西藏、云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③中华青荚叶 落叶灌木,高1~3米,嫩枝紫绿色。叶互生,革质或近革质,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5厘米,宽9~20毫米,先端尾状,边缘除基部外均有稀疏锯齿,齿尖锐。花雌雄异株;雄花成聚伞花序,由嫩枝或叶上面中部生出,花梗长2~10(偶至25)毫米,花瓣3~5片,卵形,雄蕊3~5;雌花无梗,生叶面中部,子房下位,柱头3~5裂。核果黑色。 生于海拔1200~2300米的密林中潮湿处。分布甘肃、湖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以上植物的根(叶上珠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夏季或初秋叶片未枯黄前,将果实连叶采摘,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辛,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贵州药植调查》:"辛微苦,平。" ③《贵州草药》:"性平,味辛微甘。"
【功用主治】
治痢疾,便血,痈疖疮肿,烫伤。 ①《峨嵋药植》:"清火。"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补虚弱。"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除湿。治痢疾,粪后血及落胎。" ④《贵州药植调查》:"调虚损,止咳。" ⑤《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汤火伤,疮疖痈肿,无名肿毒,刀伤,蛇咬伤,胃痛。"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8钱。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痢疾;叶上珠、马齿苋、肥猪苗、薤白。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大便后出血:叶上珠、白芨、柿饼、三月蕉根、黄花根。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无名肿毒,蛇咬伤:叶上花、紫花地丁、马齿苋各一把,蜈蚣一条。共捣烂外敷,每日换药一次。(《陕西中草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