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道家
1)  taoism [英]['taʊɪzəm]  [美]['tau'ɪzəm]
道家
1.
The Thought of Taoism on Safety;
道家哲学之安全思想发微
2)  Taoist [英]['tauist]  [美]['taʊɪst]
道家
1.
Influence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Thoughts on Wang Bing s Medicine;
浅议儒家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2.
Taoist Natural Character and Chinese Literature;
道家自然人格对中国纯文学的影响
3)  Taoist School
道家
1.
The Taoist School and the Sphere of Mind Excursion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道家与汉代文学的游心之境
2.
Analysis Human Studies of Taoist School of Culture of Preserving One s Health;
道家养生文化的人学解读
3.
Modern value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Taoist school;
道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4)  daoism
道家
1.
Beauty Appreciation,Simplicity and Surpassing——Daoism′s Vision on Nature and Thoreau′s Life;
尚美 简朴 超越——从道家自然观看梭罗的生活追求
5)  Taoists
道家
1.
Taoists and the Military Art of the Group of LIU Bang;
道家与刘邦集团的军事艺术
2.
Maslow s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Thought of Chinese Taoists;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中国道家思想
3.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ang Zi and Taoists, Taoism and religious culture;
庄子与道家、道教及宗教文化
6)  the Taoist School
道家
1.
Enlightenment of the Ideas of the Taoist School for Adjustment and Cure of One s Anxiety Tendency and Depressed Psychology;
道家思想对于调治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启示
2.
The Huanglao school reflected in the work of Zhuangzi,on one side,indicates that the Taoist school was able to ca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began to face reality.
《庄子》视界中的黄老学,一方面表明道家学说顺应时代发展,开始面向现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道家思维水平高,有能力融合诸家学说。
3.
The Huang-Lao school was a sect of the Taoist school.
黄老学派是道家的一个流派,它产生于战国中期,流行于汉初。
补充资料:道家
道家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学派之一。该派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故名。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最初被称为道德家(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汉书·艺文志》始称道家。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老子首倡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又复归于道,而道是永恒的。老子还认为,道是普遍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认为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政治、军事上以无为而治   、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强调“涤除玄览”的认识方法,主张“绝圣弃智”以“使民无知无欲”。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强调“道”虚无、神秘的属性,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主张“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当名”,并且认为道“无所不在”。庄子还把老子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诡辩论,主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他强调认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矛盾性,并由此得出了不可知论的结论。庄子的社会伦理观发展了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一方面主张“安时而处顺”,完全顺从自然,另一方面又追求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至人”境界。老子和庄子一脉相承,形成了道家内部的老庄学派。道家老庄学派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之学是道家又一重要流派。黄老之学吸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有的学者对于“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如《管子》发挥了老子“道之为物……其中有精”的思想,提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淮南子·原道训》则认为“道”是包含着阴阳二气的统一物  。而有的学者仍把“道”视为“虚无”的本体。黄老之学的又一特点在于其政治思想,它以道家无为而治的传统观点为基础,融合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名家的刑名思想,提出了不同于老庄学派的无为政治的主张。黄老之学在汉初曾受统治者推崇而盛极一时,至汉武帝时渐衰。黄老学派的主要著作有《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诸篇和《淮南子》、《经法》等。
   道家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非官方儒学思想家如扬雄、王充、桓谭等对道家思想多有继承;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宋明理学虽以儒家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亦有所吸取。道家还对道教和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